返回第十六章 大公主的小猫(2 / 2)公主陛下首页

…………

在伴读入宫的前一天,后宫中传来一个好消息,令皇帝在上朝时与左丞相交谈后轻微疲累的神经瞬间松快了不少。

喜悦浮于眼底,抱着玉琼的手收紧,再一次向康齐确认,“真的吗!艾贵嫔和芳贵嫔都传了孕信?”

“是的陛下!两位娘娘中间不差几天,现下都是三个月的身孕了!”康齐笑的整张脸恨不得吊起,只为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欢喜。

玉琼听着也心中欢喜,她现在是宫里最小的,要有弟弟妹妹哪能不开心。小手搂着皇帝的脖子,奶声奶气道:“父皇带元序去看望两位娘娘好不好?元序想见见弟弟妹妹。今日左丞相送的赔礼,元序也分给两位弟弟妹妹好不好~”

皇帝也有心想去瞧瞧,自从元序之后他低沉了一段时间,时隔三年终于再有孕信传来,他的激动心喜难掩,对那两个孩子的降生不免产生了期待。

真是人随春好,春与人宜呀。

他抬步带着玉琼就要往后宫去,嘴上却回绝了玉琼的提议,“玉琼有这份心便足以,但那是左丞相赠予你的赔礼,玉琼还是要自各儿收着记着。要是想送些什么给弟弟妹妹们,就从朕的库房里挑,也自己给自己挑一些心仪的。”谁也还是比不过怀中人在心中的重量。

…………

凝华宫,夜皎皎时便响起了人声,因这日是主子第一次去书房上课,竹织不放心的带着众人整理安排着各项事宜。

穿着要舒适,书本要带齐,四宝要用着最顺手的,吃食要温凉了也好入口的……

晨曦的灿光照入殿内,玉琼也被竹织轻柔的呼唤醒了精神。

十分顺从配合的听着竹织繁琐但温馨的唠叨,她是享受这样被人完全放在心上的熨贴的,很温暖,很自得。

上课的地方在清文馆,被竹林包裹着的宫殿,幽幽竹香混着油墨气味,风吹过堂,方圆几里遍是文字的沁香。清韵袅袅,书声朗朗,是个读书的好地方。里面除了上课时的几间教室,其余房间全部陈列着书籍,有新有旧,有俗有雅,故而很多人喜欢叫那里书房。

大皇子比玉琼年长,入课堂的时间也早,他们学不到一起去。所以和玉琼一起上课的便只有大公主二皇子以及伴读们了。

玉琼在书房见到二皇子时还愣了一瞬,她不常见到内向的二皇子,父皇也甚少提起这位存在感低的儿子…总而言之,她对二皇子的印象极浅。今日一瞧,眼神中透着熟悉,要不是那份遗传而来的相似眉眼她还不敢认这个人呢。

“见过永明公主。”

他倒是懂礼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似小小君子般恰如其分。

玉琼轻挑秀眉,甜笑着上前扶起二皇子,“二皇兄快起,自家兄妹不必如此多礼。”

他嘴角挂着笑,只是点头。

恰巧此时大公主进来了,瞥见这边客套,她轻啧一声,暗道:看似好相处却也是个工雕木头。

“大皇姐好呀,两日不见皇姐的面色依旧红润呀。”玉琼习惯性的打着招呼。

大公主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话,无味无趣,却也不好在众人面前甩脸子。加之前日得了一只可爱的宠物,最近心情不错。哼唧一声,勾唇点头,微微蹲身算作行礼。“永明也是啊,看上去……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呀,难得被大公主夸了呢。

玉琼感受着大公主身上的情绪,虽然不是多走心,但对方也是少见的好心情了。

难道对大公主来说,学习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真是人不可貌相呀,她还以为对方是喜欢吃喝玩乐的享乐派呢。

在师傅来之前,伴读们先被领着进到了教室,坐在自己的主子身边,自觉的摆放好物品。

二皇子的伴读应该是皇帝直接派发的,两人看上去不甚熟悉,蓝衣小公子紧张的一动不敢动,比二皇子更拘谨的紧握着拳头低垂着头。想开口可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样子,令人捉急。

而二皇子的性格也不是热情的,他是典型的慢热款,不会上去就和人搭话的。两人便这样一个目视前方端坐着,一个低头观察坐垫踌躇着。

坐在玉琼旁边位子的大公主倒是和伴读相处的不错,两人也不是多熟悉,却都是开朗的性子,随便找个话题就可以聊很久。那位小姐脾性好,有时与大公主意见相左也谦让着,氛围友善和谐。

玉琼这边像是取了两边的中间值,不是多热闹也不会冷场。

如风华早知道自己必会进宫陪着小表妹,从家里带了不少有趣的小玩意儿,就等着下了学送给玉琼。

右手边的南棋看上去呆萌的很,不清楚玉琼为什么会选她,想问但这样的时间段也不好开口。一副书香世家矜持姑娘的做派,静坐垫上,鬓边青丝衬的脸蛋娇嫩柔白,雪童子般灵动乖巧。只有那一双小圆眼眨巴着注视着玉琼,带着疑问不解,像是猫儿。

就凭这个眼神,玉琼确认了那天投向自己的惊诧视线来自南棋。

她就知道这姑娘不是表面上的乖巧,起码本质不是。

不消半刻,师傅踏着竹影进到室内,玉琼侧头端详而去,看那个父皇先前不曾透露半分的神秘师傅究竟是何模样。

第一印象,是个博览群书的师傅。或许是那标志的山羊胡,或许是手上持着的单照镜子,亦或是他满袖浓郁的书香气与陈旧木味。

师傅开门见山,“臣左申明参见各位殿下,受陛下旨意,臣自今日起便领了教授各位殿下的职责。愿各位殿下具内美兮,共修能。”

他温和有力的眼神放在每一位孩子身上,一视同仁的态度让人很舒服,唇畔细纹在说话时被牵动,如他本人一样规律。没有多废话,他直接了当的开始了今天的课程。布满皱纹的手拿着笔,不晃不偏,如锥画沙,上书—“即遵道而得路,唯捷径以窘步”。

这便是今日要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