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王及善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内史慎言。”
王及善却越发的肆无忌惮道:“狄仁杰或许没错,房州那位庐陵王比太子更值得支持。”
“狄仁杰支持的是庐陵王李显!”魏元忠内心升腾起千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
王及善点头道:“现下朝臣人心浮动,一旦等狄仁杰回朝,支持太子的臣子恐怕全部都要转投在庐陵王门下。”
魏元忠还想再问,王及善止住了这个话题。
“真宰,今日老夫前来,并非是为了提点你当下的朝局,刚说的这些,你在朝中感受些时日,对你来说并不难。”
王及善话音一顿,老态龙钟的脸上配以花白的头发,显得整个人更加衰老,道:“实话与真宰说,老夫有一事要拜托你。”
“请内史直说。”
“真宰与老夫来往密切,当知老夫曾在二十年前在春宫任职,教导太子,当时太子还是孝敬皇帝。”
王及善说完,先看魏元忠的反应,再考虑是否继续说下去。
魏元忠倒是记得此事,当初王及善在春宫任辅翼,辅佐太子李弘,有一天李弘让属官跳舞助兴,王及善严词拒绝,因而受到高宗皇帝和圣人的嘉奖,李弘暴毙后,高宗痛失所爱不顾群臣反对,和圣人一起册封了李弘为孝敬皇帝。
封太子为皇帝,亘古未有,开了宗法和国朝以来的先例,因此魏元忠记得很清楚。
王及善作为李弘的老师,师生感情深厚,李弘死后,王及善因这层关系,常常进宫为高宗和圣人讲述太子李弘平日里的点滴,从此开启了一路飙升的官途,从九品官一直做到宰相。
“内史当年与孝敬皇帝的师生佳话,至今仍在流传,内史有话,可直接对真宰言。”魏元忠看出了这份试探,所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王及善这才道:“当年孝敬皇帝暴毙后,老夫曾怀疑他年纪轻轻,怎么会突然死于非命?所以当时太子妃裴氏怀了身孕的消息,被老夫瞒了下来。”
“孝敬皇帝死后,太子妃幽居深宫,老夫因先帝和圣人召问常进内庭,因而在太子妃诞下子嗣后,老夫害怕凶手再次行凶,遂藏出宫养育,效仿重耳在外,待查清真相,再启禀先帝迎回皇孙。”
“可惜,先帝风疾而逝,又逢圣人清洗李唐的皇嗣,老夫便再不敢奏禀圣人了。”
魏元忠听的汗流浃背,终于后悔和王及善见面,王及善说出此等隐秘,相当于把身家性命交给自己了。
“及善公,你糊涂啊!”
魏元忠骑虎难下,听都听了,总不能当作耳旁风,只好先暂不做回答,问道:“五年前,圣人为了给李弘续香火闹得沸沸扬扬,及善公这么好的机会,当时,你为何不说出来?”
王及善点头,回忆起圣人因李弘没有子嗣,将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封为楚王,过继给李弘当嗣子的事来。
“老夫何尝不想,那时老夫已经做好了丢官弃职的准备,遂差人去接回孝敬皇帝的血脉,凶手虽未找到,但毕竟是圣人之孙,老夫行将就木了,只有此事横亘心中,也想了这桩心愿。”
王及善随即面露痛苦之色:“然而,去的仆人回来禀告说养育皇孙的侍卫和宫女,已死于非命,而皇孙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