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君子玉(四)(1 / 2)从狐娘娘开始的一千零一个故事首页

在郡府的另一端,宋湘的答卷被一一呈现在万江海的面前。

他仔细比较着宋湘三次乡试的答卷,试图从中找到他想要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江海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似乎他已经在宋湘的答卷中找到了他所期待的答案。

......

本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宋湘挽着赵茹,如期来到了公榜前。

“相公相公,那是你的名字,你中了,你中了!”赵茹惊喜交加的拉着宋湘的衣袖。

“我...我中了!”宋湘眼中闪过一丝的难以置信。

随即便转化为狂喜,“哈哈哈,娘子,我中举了,我是我是举人了!”

“三次啊,三次啊,我终于中了”颤抖的声音无一不揭露宋湘的激动。

宋湘紧紧的抱着宋湘,是在宣泄无名的情绪。

“相...相公,好多人看着呢...”赵茹羞红着脸轻声低语。

可也主动迎合着这份温暖。

池中金鳞上云台。

随后的会试,殿试。

宋湘都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甚至在殿试时,得到了皇上的夸奖。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

宋湘最终被派往了萍乡担任知县。

萍乡,一个常年遭受天灾困扰的地方。

它的艰苦和贫瘠几乎可以用“差“来形容。

但宋湘并没有被磨灭这份热情,赵茹也同样陪着他。

宋湘上任后,他走访了当地的百姓,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他发现,虽然萍乡土地贫瘠,但百姓们勤劳朴实。

这让宋湘更加坚定了改变萍乡的决心。

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修建水利工程,以减少天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同时,他还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宋湘和赵茹的努力下,萍乡的农业逐渐有了起色。

一干就是十多年。

这一年宋湘41岁,依旧是知县,仕途遥遥无期。

同样是这一年,萍乡县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

“宋兄,别来无恙啊。”

“张海!哈哈哈,什么风将你吹来了。来来来,进来坐。”

二人对坐,饮着丫鬟斟好的茶。

“宋兄,我本是去京城,恰巧途经此地,观百姓安居乐业,便随意打听此地县令是何许人也。”

“好巧不巧,竟然是宋兄!便特此前来拜访。”

“我当初果然没有看错,宋兄本事超群!连着乡野之地都治理得这般有条。”言罢,张海赞许的看着宋湘。

宋湘摇摇头,无奈道:“我在此处虽有些功绩,可却迟迟不见升迁。”

“仅是这弹丸之地,终是难以施展。何恨不能为天子亲劳。”

张海放下杯子,扭头盯着宋湘,严肃道:“想要升迁,不能只靠这点功绩,得靠真金白银!”

宋湘大惊,站起身道:“为官者,为国为民,怎能这般行事!”

张海不紧不慢的相宋湘重新扶回座椅,徐徐道:“你在这穷乡僻壤之地,一坐就是十多年,如今已然四十有一,又还能当几年的官呢?”

“就真不想再往上爬一爬吗?去见一见天子面。”

“而且,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如若将来能到了更高的位置,岂不是更好为国家奉献?”

“宋兄若是有意,可随时来找在下,我就在郡府,届时帮你引荐引荐。”

......

晚上,宋相将这事说给了赵茹听。

“相公,按你想的去做就行”赵茹叹息,看下宋襄腰间的玉佩。

这玉佩相比从前,变得更加亮泽。

赵茹挽起头发道:“也许从前不知,十多年的陪伴,也许我现在就是赵茹,那个爱着你的赵茹。”

宋湘并不知道赵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回道:“娘子,我会一直陪着你。”

看着那张数十年依旧动人的脸庞,宋湘吻了上去。

......

在张海的帮助下,宋湘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不久便调任知州,名气也越来越大。

但身处高位往往身不由。

随着官职越来越大,但能做的事却不见多。

总是左右牵制,不能按本心行事。

面对上头征税的要求,只能无奈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