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扶的提议后,李景威立刻说道:“世子,不如让禁军出动,将城外的百姓赶走,这样既解决了外部的隐患,也能稳住城内的秩序。”
孙光宪对此却毫不客气,立刻反驳道:“将军,你是打算让禁军驱赶百姓?那请问城头上的归州兵会怎么看?
你觉得那些士兵会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被刀剑驱赶吗?”
李景威被顶得有些恼怒,眼睛一瞪,厉声说道:“我只是提议驱赶他们,什么时候说要动用刀剑了?孙判官你别给我扣莫须有的帽子。”
孙光宪淡淡地回击道:“将军心存仁爱,果然爱民如子。可惜,将军的做法恐怕并不会如想象那般顺利。”
这场争执让高季融感到更加头痛。
他并不愚蠢,知道城外的百姓不能轻易驱赶,否则一旦激起士兵不满,事情会更难收场。
他思索片刻,试探性地问道:“要不……我们放他们入城,安置起来?”
孙光宪闻言,立即皱起眉头,带着几分忧虑说道:“世子,您得仔细考虑一下。
城中的粮草原本就不多,若这些百姓进城,我们不仅要额外消耗大量粮食,而且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他们。
更何况,这些人中未必没有楚军派来的奸细,放他们进来,风险极大。”
高季融叹了口气,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可是,如果不放他们进来,我们又能怎么办?这局面已经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大厅里一时安静下来,李景威和孙光宪互相瞪了一眼,却也一时无言。
显然,这个局势已经让他们无计可施。
这时,刘扶试探着开口:“世子,不如先发点军饷吧。
眼下士气低落,若继续这样拖下去,恐怕军心会更加动荡。
发放军饷,至少能暂时稳住人心,避免军队崩溃。”
高季融眼睛一亮。
对啊,父王已经被俘,这些日子搜刮的金银财宝,理应归自己所有。
于是他点头说道:“好!刘将军,你去拟个方案,今天就开始发放军饷。”
刘扶心中一喜,刚想表示感谢,却被旁边的李景威打断:
“世子,归州兵立下什么功劳了?我看还是先给禁军发饷吧,他们才是我们真正依赖的力量。”
高季融听到李景威的意见,又开始犹豫。
刘扶见状,连忙说道:“世子,归州兵已经有半年没发饷了,大敌当前,若再不赏兵,恐怕军心涣散,连秭归都守不住了。”
高季融看向孙光宪,孙光宪却只是皱着眉头,没有明确表态。
他知道,发放军饷是当务之急,但现在发饷,恐怕效果有限。
但此时情势紧急,孙光宪也无从反对。
见孙光宪没有异议,高季融叹了口气,作出决定:“既然如此,那就给所有军队发饷吧,禁军和归州兵都不能少。”
孙光宪此时忍不住补充道:“世子,既然决定发饷,那么发放标准也要明确,万不可同等对待。
禁军毕竟是主力,标准上应当略高些。”
李景威轻蔑地瞥了孙光宪一眼,冷冷说道:“这个自然,按规矩办,战争期间应双倍发放饷银。只是城中钱粮有限,先发一个月的就好。”
刘扶在一旁不安地说道:“世子,归州兵已经拖欠了六个月的军饷,能不能一并发下?”
高季融略显不舍,犹豫片刻后说道:“当前危急时刻,发两个月的军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