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枪起伏:札枪之法,不尽中平,忽高忽低,矫若游龙。无高低,则阴阳不转;无开路,则门户不清。银枪进退:知机之士,绝无硬撞,谁敢扎气,杨家六郎。知进知退,活动不滞,绰然有余,不入死巷。银枪崩打:枪之起落,非上则下,往返不空,低崩高打。趁势能省力,敌人无变机,行气借得稳,一发命归西……
纪英和方大明带着锦衣卫的“干事”冲进“琴瑟山庄”就看见区晓铭带着几个丫鬟向后山跑去。纪英大喝一声,带着锦衣卫的“干事”们向后山追杀而去。有好几个小丫鬟跑得慢,被斩于小路上。区晓铭跑到葛钰所在的大石头前,喊了声“师傅”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起了粗气。纪英和方大明冲过一段陡坡看到了手握银枪的葛钰。众锦衣卫干事杀声震天,奋勇争先。但由于青石板小路较窄,两边是陡坡,方大明带着两个“干事”抢先冲到了葛钰面前,众人跟在后面,手持刀剑步步紧逼。这时,纪英拨开众人走上前来抬头挺胸、嘴角上扬,轻蔑地说道:“葛老前辈,我们是来抓捕朱公子的。只要你交出朱公子,我们自然不会为难你的。”
“哼,你们是什么人?这洗药湖哪里是你们为所欲为的”葛钰心中暗想,果不出所料,看来是针对朱玉的。暗自庆幸:徒弟们应该已经远离了洗药湖。这时区晓铭也随手从地上操起一根木棍站在了葛钰的身旁。
“告诉你吧老东西,我们是京城的锦衣卫。是朝廷派出来抓人的。识相点赶快滚开。”方大明急不可耐,指着葛钰骂了起来。
长期心高气傲的葛钰哪里忍受得了这种辱骂,抢先一步刺了过来,一道白光闪耀,铮亮的枪头已经抵近了胸前,方大明一个闪躲,葛钰的银枪紧接着是一招左右横扫,方大明急蹲在地,但左右两个“干事”没有经验,几乎同时被打下了陡坡。狡猾的纪英后退两步躲过了枪头,而方大明在急蹲的同时,一个前冲,仗剑直奔葛钰丹田。葛钰眼疾手快,一个上挑紧接着用枪尾轮起上撩,直击方大明的头部。“呼——”的一声,厚重的长枪尾锥将方大明逼得连连后滚,才保住了自己的面部,但已经吓得脸色苍白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纪英大喝一声,带着孙福和赵禄冲了上来。青石板小路并不适合群战,纪英三人冲了上来,孙福和赵禄跟在身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葛钰毫不畏惧,手提银枪,与纪英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但毕竟已是古稀之年,加上对自己的招式要求严格,每一枪扎出都是又平稳又狠准,对体力要求很高,葛钰渐渐地心力不足,气喘吁吁。而第一个回合就被葛钰扫下路坡的两个“干事”竟然从山坡下爬了起来,悄悄从侧面溜到了大石头背后,猛然冲杀出来,葛钰措手不及,下意识地使出了一招“回马枪”,将这名“干事”刺了个透心凉。但几乎同时自己也被另外一名“干事”刺中,发怔的时候又被赶上来的纪英刺中后心窝,纪英上前抽出宝剑,按住葛钰。鲜血喷洒了纪英一身。旁边的区晓铭冲着纪英就是当头一棍,纪英一个闪身躲过,就势一脚将区晓铭踢下了路坡。随后跟上来的锦衣卫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葛钰捆住丢在大石头旁边,朝着小路追杀而去。
独孤兰若带着叶伶她们沿小路跑了半个时辰就到了红河谷上梅岭的路上,只要爬上梅岭就可以进入‘知音坊’躲避。可是,四个人刚刚跑到红河谷旁边的《云长亭》,就听到了后面的喊叫声:“留下朱公子,不要让朱公子跑了。”纪英带领众锦衣卫“干事”追杀而至。叶伶上前两步将三人挡在身后,两眼怒视前方。独孤兰若冲过来把叶伶拉在一旁,急切地喊道:“快带她们走。”把叶伶和叶伦朱玉三人向身后推去,自己转身上前面对纪英等一众人大声喊道:“有本事冲我来……”话音未落,好个叶伶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抱住壮实的独孤兰若转到身后,两手伸展开来把大家挡在身后。
纪英一身的血迹,仗剑上前,指着叶伶呵斥道:“我是锦衣卫指挥使纪英,前来缉拿朝廷命犯。谁是朱公子?把朱公子交出来。”
朱玉在叶伶身后扭动几下,正要张口,被独孤兰若和叶伦按住,同时叶伶已经上前两步对着纪英沉稳地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朱公子。你们把他们三个人放了,我跟你们回去。”
方大明提着剑冲上来大声喊道:“把他们几个全部捆了,”方大明阴险地狞笑道:“那三个一样可以领取赏……”话音未落,只见叶伶已经手握准备去挖蘑菇的短刀对着自己的咽喉部大声说道:“不放他们三个人我就自尽于此。放不放人——”
纪英赶紧抽打了一下方大明,朝着叶伶说道:“朱、朱公子,且慢,好说、好说。”其实,纪英一直打量着眼前这几个人。自己虽然没见到过朱允炆,但根据年龄推定,再看看女扮男装的叶伶一表人才,个子不高,温文儒雅,与皇上和姚相平常所说的是很像,带的丫鬟又在极力保护他,而另外两个公子年龄偏小,应该不是朱公子,便上前说道:“只要朱公子跟我们走,我可以把他们三个放了。”
叶伶上前两步来到纪英面前说道:“你把他们放了,我跟你走就是了。”说完话,转身朝叶伦说道:“带着弟弟快点回去。快走啊——”叶伦赶紧拉着朱玉向山上跑去,独孤兰若在后面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回头看着叶伶。
纪英上前厉声问道:“你就是朱允炆?”
“我就是。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叶伶根本没见过什么朱允炆的,也不知道朱允炆何许人也,完全是跟着打哈哈而已。
听到对方承认自己是朱允炆,旁边的方大明赶紧走上前来,对着叶伶行了个君臣大礼。然后才站起来低声客气地说道:“那就请……跟我们走一趟吧,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还请……理解。”方大明面对“朱允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才好。
叶伶顺着说了句“真不怪你们”就朝前走去。叶伶看着方大明他们对自己很客气,就说了句实话,正想再说几句谢谢之类的话,结果被纪英打断了。刚才这一句话,更让纪英对“朱允炆”确信无疑了:只有当过皇帝的才能够随口而出说个“朕”字。原来他把“真”字听成了“朕”字。纪英心中暗自高兴不已:这下子自己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他朝着另外两个“干事”招手示意了一下,两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叶伶旁边,从腰上取出捆索,诺诺道:“对……对不住了,我们也是……”叶伶主动伸出双手,微笑道:“没什么,真不怪你们。快来吧。”竟然让这两个“干事”感动不已,上前来轻手轻脚地给叶伶打了个锦衣卫常用的“勒颈结”,打得是松松垮垮的。纪英看了一下打的结,又看了一眼斯文懦弱的朱允炆,心中暗想:就是不捆绑你也跑不掉。所以也没有说什么,倒是被“捆绑”的叶伶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帮人刚才还穷凶极恶的,承认自己是朱允炆后立即客气起来了。这朱允炆是何方大仙被人家抓住了还能有这么大的“威力”。纪英和方大明来到叶伶面前异口同声说了句“请”就和众人簇拥着“朱允炆”原路返回,朝“琴瑟山庄”走去。他们上山的时候把马匹全部集中在山庄院子里,准备到“琴瑟山庄”后骑马回南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