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0年,秦赵再次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此次大战,赵国被秦重创,士兵死伤无数,为了扩充兵力,继续与秦对抗,赵国开始大肆征兵入伍。
赵国边陲小镇。
马蹄将地上的尘土扬起,四周一片萧索,本来热闹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了零零散散几乎人家。
“征兵的又来啦。”
村口的老人见远处有马蹄声传来,立刻拄着拐杖朝着村内一瘸一拐的跑去通风报信。
村子里面已经没有一个成年男子了,最近王令,男孩十岁以上的便都要入伍,在百姓眼中,这就是在让自己的孩子去白白送死,于是,每到了征兵之时,各家便带着幼子狼狈躲避。
“小成,你还不走吗?别看你是个坡脚,现在四处征兵都征急眼了。”
“小心把你给拉走了。”
邻居赵老太好心的提醒道。
“赵奶奶,拉,拉走我才好呢。”
赵成嘟囔道。
他今年十五岁,却因为坡了一只脚,被人一直视作残废,村中壮年一批批的被征兵带走,只有他被留到了现在。
他也想被当做正常人看待,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去战场,建功立业,可是因为那一只坡脚每次征兵他都会被嫌弃的赶到一边。
“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赵老太叹了一口气,说罢就要拉着他将她藏在自家的地窖中。
赵成拗不过她,只好跟着她进入了地窖。
征兵大队进入村子,挨家挨户的撞开了大门。
当他们进入赵老太家中时,赵老太一个人正孤零零的坐在院中里的空地上编着草鞋。
“老太婆,你的男人和孩子呢?”
征兵的头头毫不客气的将她提起质问道。
赵老太苦笑了一声,眼神悲戚的说道:“我这老头子,五年前,被你们带去了战场,音讯全无。”
“我的三个儿子亦是早就被你们带走,大儿子前年死在了战场,二儿子与小儿子,一月前传来了死讯。”
听到这里,头目的手渐渐松了下来。
“收队。”
在头目要离开的时候,赵成却从地窖里爬了出来。
“大人,大人,慢。”
听到有男子的声音,头目立刻朝着地窖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灰头土脸的赵成推开了地窖的大门,正一脸讪笑,脚步蹒跚的向他走来。
“是个坡子。”
看到赵成的坡脚头目原本欣喜的心情瞬间失落,上面给他规定了征兵的数量,如今已经走过了五个村子,人数还是远远不够,本以为又可以多一人了,没想到是个残疾。
“长官,别看我的脚坡,可是,我除了走路慢一点之外,跟正常人一模一样。”
“不信,您看。”
说着他便在头目面前挺直了身子,神色坚定的走了几步路,见头目脸上面露难色,他又拿起一旁的木棍装模作样的舞弄了一番。
头目见他如此热切,叹了一声气后,让人给他拿来了一副盔甲。
部队离开村子之际,赵成跟在队伍的后面来到了村口,他回首看去,发现赵老太就跟在他的身后不远处。
“你这个傻孩子啊。”
赵老太泪眼婆娑,满是不舍。
赵成回首朝着赵老太跑了过去。
“赵奶奶,你等我建功立业回来,让你和村里人都跟着好好享福。”
赵老太摸了摸他的脑袋,用衣袖将眼角的泪擦了又擦。
“傻孩子啊,那是刀光剑影的地方,稍稍便有生命危险。”
赵成知道赵老太心疼他。
他从五岁起父母便意外死去,从此他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村里人待他都是极好,虽然每一家的日子都过得清苦,但是在给自家孩子添置什么东西时都会不约而同的为他准备一份,他是不幸的,又是极幸运的。
一直以来被人付出,他也想为村子里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