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的脸色当即不好看起来。
皇后:“妹妹和莞妃都得皇上宠爱,你们的孩子月份相近,以后定能兄友弟恭,宫里眼看着就要热闹起来了,本宫想想都替皇上开心。”
说完,皇后交代颂芝好好照顾华贵妃,便带着人离开了。
“贱人!”
颂芝:“娘娘息怒,咱们小阿哥月份大,比莞妃的孩子早出生,到时候娘娘封皇贵妃,位同副后,咱们小阿哥比莞妃的孩子尊贵得多呢。”
华贵妃剜了她一眼,“惠嫔的孩子可就快生了。”
颂芝:“奴婢瞧着,皇上对惠嫔也就那样,不然怎么不一起封妃?惠嫔当初也就是得了太后娘娘几分喜爱,皇上才顺势给她晋封为嫔,怎么跟娘娘比。”
华贵妃脸色这才好起来,
她高兴地摸着肚子,慈爱地说道:“宝贝一定要乖乖的,到时候额娘和你舅舅一定把最好的都给你……”
……
相对于华贵妃,甄嬛是真的起不来。
华贵妃宫里的欢宜香是微量的,需要天长日久,安陵容给甄嬛下的是烈性的,见效迅速。
况且安陵容给甄嬛的药,当初是直接抹在皮肤上,那就是粉尘中毒和直接水泥灌气管的区别。
皇后进来时,甄嬛躺在床上,瞧着脸色晦暗。
皇后皱眉站到床边,俯身给甄嬛拉了拉被子,问道:“怎么本宫看你脸色比上次更差了?”
甄嬛:“多谢皇后娘娘关心,嫔妾失礼了。”
说罢她作势要起身,皇后阻止了她。
皇后:“本宫知道你是个懂礼数的,这个时候就不必讲这些虚礼了。”
皇后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温声道:“本宫这次过来,是替太后娘娘宣旨的,你就这样听吧。”
甄嬛看了一眼浣碧,浣碧跪下替甄嬛接旨,
江福海托着圣旨出来,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延禧宫莞嫔甄氏,晋为妃位,是为莞妃,钦此。”
甄嬛欢喜道:“谢皇上太后隆恩!”、
浣碧恭敬地接过圣旨。
皇后道:“你现在的身体不宜劳累,本宫跟太后商量了,等你和华贵妃的孩子生了,选个好日子,给你们一起行册封礼。”
“华贵妃?”
甄嬛吃惊道。
皇后抿了抿唇,仿佛有难言之隐,她叹了口气,
“哎,本宫知道她先前委屈了你,但毕竟……华贵妃也有了身孕,太后娘娘有言在先,不得不给她嘉奖啊……”
(拜年啦!愿读者们生活平安喜乐,做人扬眉吐气,家庭吉祥如意,心情阳光满面,从天而降花不完的钱!)
皇后安慰道:“莞妃,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皇上有多重视子嗣,只要你生的是个皇子,何愁没有跟华妃平起平坐的一天?那时你再为自己讨回公道也不迟,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平平安安生产。”
甄嬛摸着肚子,缓声道:“臣妾明白。”
皇后欣慰道:“你知道就好,好好养着吧,本宫就先走了。”
甄嬛:“浣碧,替我送皇后娘娘。”
浣碧恭敬地送皇后出门。
剪秋回头笑道:“浣碧姑娘留步。”
浣碧目送皇后仪驾离去,才回到甄嬛身边,
“娘娘,奴婢总觉得皇后在挑拨您和华妃。”
甄嬛忧心道:“皇后和华妃相争已久,我何尝不知?只是,我比不得华妃势盛,皇后愿意向咱们示好,咱们只有接着的份,
至少皇后对皇上的子嗣是真心爱护的,你看三阿哥,即便齐妃偶尔糊涂,皇后亦常常过问三阿哥功课。”
这时流珠去太医院取药回来。
浣碧问道:“怎么温太医今日没来?”
流珠道:“听说温太医去了祁国公府,这几日怕是回不来。”
浣碧抱怨道:“什么国公家能有皇子重要?”
流珠:“温太医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皇命难违。”
甄嬛问:“这药?”
流珠道:“是温太医之前的药童包的,我都看过了,跟温太医说的一样,只加了一钱菟丝子的份量。”
甄嬛点头。
如此喝了三日,甄嬛的身体好了一些,只是温实初还没有回太医院。
浣碧:“小主,三天换一次药方,可是温太医还没回来,如何是好?您的身体刚好了些,可不能断了药。”
甄嬛沉吟片刻,“你去找皇后,她厌恶华妃,定然会帮我。”
“是。”
……
翊坤宫。
华贵妃面前摆着一排箱子,颂芝正在挨个清点。
颂芝道:“贵妃娘娘,有五箱是极好的皮毛。”
华贵妃笑道:“哥哥说是送给孩子做小床的。”
颂芝清点出几大箱补身子山参等昂贵补品,足够年世兰从年头吃到年尾了。
华贵妃让颂芝挑了几样品相好的出来,道:
“你将这些装好,往寿康宫送一份吧,也算本宫的孝心了。”
要不是太后,她应该没这么快封为贵妃。
华贵妃想起什么,对周宁海道,“你在本宫库房选些好缎子,送到将军府,大家一起同喜。”
“是。”
翊坤宫里热热闹闹的,储秀宫就显得特别低调安静。
期间有华贵妃和甄嬛的奴才过来送赏赐,说是同喜,不管是安慰的还是炫耀的,沈眉庄一视同仁地收下了。
不管用不用得上,都被采月束之高阁。
采月:“娘娘,咱们小阿哥有太后娘娘庇佑,不必跟她们一般见识。”
沈眉庄看了她一眼,笑道:“本宫心里没有不舒服,你们不必这般小心翼翼的。”
采星道:“皇上真是偏心,明明咱们娘娘家世更好,月份更大,凭什么只有莞妃有。”
沈眉庄:“等孩子出生,你们娘娘我也会有,好事不怕迟嘛。”
采星:“也就咱们娘娘性子好,换了别人,不得怄气死。”
“呸呸呸,说什么晦气话”,采月对着空气呸了一嘴,指着采星道:“说话小心些,不吉利的话不要在小主子跟前说。”
采星反应过来拍了拍嘴,“大吉大利。”
沈眉庄没有因为这事气闷,长春宫的齐妃有。
她看着差不多跟自己一样高的三阿哥,本想嘱咐几句,让他为自己挣份荣光,但话到嘴边,却换成了好好读书,争取早日为皇上分忧。
三阿哥虽然不喜欢念书,但他在齐妃面前向来孝顺,
“儿子一定努力读书。”
齐妃慈爱地说:“勤奋读书好,不过也要好好吃饭啊,好好吃饭才能长得高高壮壮的。”
三阿哥:“是,儿子都听额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