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大丰收(2 / 2)原始文明:从大荒部落开始种田首页

他们早就以大荒部落为荣,这都是我们部落的粮食!

紧接谷子收割后,部落众人又急忙地进行土壤耕作。

先是播前整地,包括了平翻、垄作、耙茬、森松等,这期间要把那些草根等除去。然后灌水一次,浸湿土壤以便于种子发芽,然后便是播种施肥等。

等忙完这一系列农活后,部落众人终于可以稍作歇息几天。

这期间,李源也累的够呛。

首领他们并没有参与耕种,但因为有新族人的加入,部落依然有足够的劳动力启进行耕种。

至于首领他们则是去到盐矿地进行采集。

这次他们有二十多个人,都背着大背篓,带着铁质工具和武器。

这一次,首领势要带回足够多的岩盐。

这就是铁带来的底气。

除了铁质工具和铁质武器外,李源还额外给他们配备了一种方便的工具。

那就是火折子。

火折子其实也容易制作,就是芦苇花捶打晒干后,加入松香,硝,硫磺等物质,塞到木筒里压实,然后点燃,再吹灭火焰,留有火星,等下次使用时就可以打开盖子。

木筒是李源让木匠制作的。

把一根两指厚的笔直树枝切开两半,掏空然后再合到一起,用松脂胶粘住,绑扎实。

再用树枝制作盖子,盖子上扎一个小孔,能够进少量氧气,以便于保留火种。

火折子制作不难。

但李源一直没有去制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硫磺。

在前不久,夏带领地狩猎队中一个族人给李源带回来一些亮黄色块状晶体。

刚开始李源被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石头?

在仔细观察后李源有些猜测,后又用工具小心的取了些粉末下来,用火点燃,蓝颜色火焰。

李源确定无疑了,这是自然硫晶体。

李源全程小心翼翼地操作,尽量避免接触。

等他确定矿物后,他严肃地找到那个族人并询问道:

“你在哪里发现的这个石头?”

这个族人有些疑惑,说道:

“这个石头是在之前芦部落搬迁路上的一座山上发现的,一大片黄色的石头黏连在一起,周边什么植物都没有。”

看来是座死火山。

因为地质变动原因,自然硫出现了在山表面。

李源又询问了他关于那座山的一些情况,最终得出,离芦部落原址不算太远的一座隐蔽的小型死火山。

这座死火山在很久前喷发出自然硫到山表面,但是后来被泥土覆盖,不知什么原因,后来覆盖的泥土流失,露出了一片自然硫晶体矿石。

李源示意这个族人可以离开,但随即又想到什么,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白翎。

真是个有趣的名字,李源摸了摸下巴想道。

有了硫磺,硝自然是容易得到的。

部落用来堆积粪便地方旁边的墙根上,就有很多类似盐一样的白色小颗粒。

一般以前厉害的制硝师用舌尖一尝就可以判断出硝土中硝的含量,但李源不行,他也不会这么做,尤其在粪堆旁边的硝土。

用硝土淋水获取硝水,通过芦苇垫过滤和密实的池子来收集硝水,最后就是熬硝了,等浓稠状后就可以把液体舀出,剩下白色的晶体就是熬出来的硝盐。

等这些物资制作好了后,李源带着木匠一起制作了一些火折子。

火折子的神奇让工匠们大开眼界,纷纷称赞李源的聪明。

李源身为一个部落人,自然是受用了。

回到正题。

秋收后的部落,大家得到了惬意的几天休息,但身为部落人,常年的习惯让他们总是停不下来劳作。

有新来的族人跟着钓鱼佬去钓鱼。

当然由于炼铁的成熟,这些钓鱼佬也自然就拜托铁匠们制作一些铁钉,然后他们用铁钉磨制了一枚枚铁质鱼钩。

这些鱼钩大受好评。

现在铁钩已经完全取代了木制鱼钩,因此部落出现了一些奋力磨铁勾的钓鱼佬。

还有些族人去部落外的菜地上去给蔬菜拔草。

新来的族人以孩子和女人居多,这些女人大多加入了采集队和草编队伍中,而十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则是跟着几个成年人去河里学习游泳,不足十岁的孩子大多跟着部落里的孩子一起玩游戏。

李源则躺在屋内摇椅上打盹,惬意悠哉。

“源哥哥,你可以带我们玩游戏么?”

一声稚嫩地声音从背后传来。

李源睁开眼睛,只见是月喊着李源,后面还跟着丘等人。

李源心情不错,也就带着众多小孩玩了会老鹰抓小鸡。

而长老则站在他那个圆顶茅草屋外,笑眯眯地看着李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玩了一会后的李源借机离开孩子群,走向长老。

长老嘿嘿一笑,然后看着他说:

“源,玩的开心么?”

李源有些尴尬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