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他八成是语文老师,随时随地都在做阅读理解(1 / 2)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首页

苏嘉禾说着,从房间拿出了一套便装,递给了姜子牙。姜子牙看着现代的衣服,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姜太公,您不会穿吧,我教你。”王莽和姜子牙一起进了客房,不一会儿,姜子牙就穿着一身新中式衣服走了出来。苏嘉禾将车从车库开进院子,拉着王莽和姜子牙到了渤海小吃街。

“姜太公,您别看这里烟熏火燎的,不登大雅之堂,正宗的小吃可都在这里。”王莽指着小吃街,向姜子牙介绍道。

“无妨无妨,老夫曾经也出身市井。”姜子牙说着,便要推门下车,车门却纹丝不动。

“我来我来,这个门要这样开。”

王莽伸手打开了车门,姜子牙缓缓下车,在苏嘉禾的带领下,向小吃街走去。

“这摊子是做什么的?倒有几分意思。“姜子牙就主动停留在了煎饼果子的摊位前,看着面糊在铁板上旋转成圆。

“这一转,像极了当年在朝歌摆卦摊,转盘卜卦也是这般圆融如意。“

“您老说嘛儿呢?”摊主大姐抬起头,一脸茫然,似乎没听懂姜子牙刚刚说的话。

“姜太公,您是不是想吃这个啊,我给您买一个吧。”苏嘉禾说着,便爽快地扫了码。

摊主大姐熟练地做好煎饼,递到姜子牙手中。姜子牙咬了一口,只听“咯吱”一声脆响,口中充满香甜又带着微辣的味道。

“这是何物,味道竟然如此奇妙?还有个脆生生又无比喷香的东西。”

“里面加了薄脆和甜面酱。“苏嘉禾说道。

“妙哉,妙哉,”姜子牙突然停下,手指在虚空中画了个太极。

“面酱咸甜相济,正如阴阳调和。这摊饼手法暗合八卦方位,面糊流淌如洛书之数...“

“这老爷子是干嘛儿的?”摊主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姜子牙,连做煎饼都忘了。

“姜太公,咱们先走吧,继续去前面看看,还有许多好吃的。”王莽连忙拉走了姜子牙。

“大麻花,新出锅的大麻花。”

路边传来响亮的吆喝声,姜子牙的目光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正站在案板前,将一团白面抻得老长,然后对折,在空中拧成两股,扔进油锅。

“妙哉,妙哉,两股缠绕,如同伏羲女娲,相生相济,生生不息。”

“姜太公,那个叫麻花,要不来一根?”王莽说着,走到摊位前,拿了几根刚出锅的麻花。

姜子牙咬开大麻花的瞬间,糖霜簌簌落在青衫上。

“此物本性柔软,沸油烹之,却愈加坚挺,此乃君子自强不息之道……“

“好了好了,您老快吃吧。”王莽赶紧掰下一块麻花,塞到了姜子牙嘴里。

“不亏是姜太公,吃个东西都能说出这么多哲理。”苏嘉禾叹服地说道。

“驴打滚,新出炉热乎的驴打滚。”一个老头儿推着三轮车,一边叫卖一边迎面走来。

“驴打滚?哪儿有驴啊?”姜子牙四处张望,也没见驴的影子。

“姜太公,驴打滚是一种小吃。”苏嘉禾解释道。

“小吃?”姜子牙一怔,“哎呦,造孽造孽,驴子勤勤恳恳,驮人走路,替人拉磨,怎么能把驴子吃了呢?”

“驴打滚不是用驴子做的,你尝尝就知道了。”王莽努力憋着笑,转身走到了三轮车前,买了一斤驴打滚。

“您看,就是这个,是糯米和豆沙做的。”王莽拿出一块,递给了姜子牙。

姜子牙拿着驴打滚左看看,右看看,才小心地尝了一口,却不料突然神色一变。

“唔,唔。”

“姜太公您怎么了,别噎着。”苏嘉禾连忙上前,捋了捋姜子牙的胸口。

姜子牙捂着嘴,摆了摆手,示意别人不要碰他,然后用力地吞咽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