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明思想觉悟的人,日后更加顾及女儿们的感受,也对娶回来的媳妇,更加善待和包容了。思想转变的结果,受益的却是自己,媳妇们更加孝顺婆婆,闺女嫁出去多年,依然常回家看看,亲近孝顺老母亲。
陈大牛家能盖的起新房,那村里手上有攒下存银的,当然也想要盖新房呀!
于是没几日功夫,山泉村十几户人家,第一批要盖新房的出炉。
其中就包括陈大水家,大水媳妇在山上,采了两朵灵芝,卖给青峰镇药铺,应该是得了不少银子。还有在山上采红山楂果,加工后卖给药铺的本族婶子。
还有家里劳动力多的,一家有七八口人,都在连日出工干活的,每个月总收入就相当可观。
这大半年来山泉村人,除了做工挣辛苦钱,上山采货卖的钱,包括卖土豆挣的银子。人均收入大大提升。远远领先其它村子。
虽然都是生活在一个村子,大家免不了会攀比竞争。看别人家盖新房,自己家还在住茅草土屋,这谁能受得了呀!于是银子足够的家庭,也动工盖青砖瓦房。
另外还有大一部分人,即使现在没盖房,但是也在着手预备材料,一小群又一小群的人,跑山上选材砍伐树木,预备明年盖房的材料。
对村里人来说盖新房,那是头等的天大事情,不管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姑爷回来帮忙。还是娶回来的媳妇,邀请老丈人家来干活。
一时之间整个山泉村,都忙活的热火朝天。
而陈大负责的砖窑,也终于有进账了。
虽然利润空间低,扣除人工成本后,挣的银子不多。但是也把大儿子乐坏了,毕竟亲自挣回的银子,跟娘亲给的银子是不一样的。
憨厚的陈大,笑眯眯的把村民们,买青砖黑瓦的银子递给她。
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客小而不为。
顾汐鼓励陈大称赞道:“老大,做的很好,有些生意可以赚大钱,有的生意也不可多赚。
事关民生住宅材料,我们努力做好产品的质量,做出口碑赢得大众口碑,薄利多销未必挣不到银子。”
陈大挠着后脑勺说:“娘,我明白了。”
今年从府城请来的工匠们,也真是赚翻了。活干不完,根本干不完。这家活刚结束,那家的活又来了。
有些匠人甚至在想,要不要把家人接到青峰镇。在这里安个家得了,因为看目前这情况,未来几年的青峰镇,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呀!
发展的前景好,挣钱的机会也就多!很明显在青峰镇找事做,要比在府城找事做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