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6章 管它像什么呢,好吃才是最重要的(2 / 2)偷听我心声后,惊动全国吃货大佬首页

沈华筝看着“竣工”的八宝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八宝饭的历史源远流长,很难确切地追溯到其诞生的具体年代。

但在一些古籍文献中,还是可以寻到它的踪迹的。

西周时期的《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就提到过:“羞笾之实,糗饵粉餈”。

当时的“糗饵粉餈”是将粮食磨粉后制成的食品,有学者提出,这里面可能蕴含了八宝饭以谷物为基础的制作理念。

还有人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八宝饭雏形的出现。

到了南北朝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了“粽”的制作方法,其中包含了多种食材的组合,这跟八宝饭在食材搭配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虽然这时还未出现“八宝饭”这一名称,但早期的这些食品制作的记载为八宝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且,正如粽子分为甜咸粽,八宝饭也有甜咸之分。

爷爷说过,因为全国各地的习俗,口味有异,用料也不尽相同。

做出来的八宝饭自然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哪个地方的八宝饭,都有着团圆,幸福,吉祥的寓意。

这道外观绚丽多彩,寓意又好的八宝饭,也是沈华筝记忆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今天总算是又可以吃到记忆中的八宝饭了。

下午茶吃的东西不少,晚膳沈华筝三人只是简单地吃了碗羊肉面,然后就进入了饭后甜品环节。

丫鬟为她们每个人挖了一点八宝饭放到碗里,呈到她们的面前。

乐佳郡主早就馋得不行,立刻迫不及待地拿起调羹,舀起一勺八宝饭,送进嘴里。

糯米混合着细腻柔软的豆沙进入口中,香软滑糯,甜中还透着微微的咸。

好吃的不得了。

乐佳郡主咽下口中的八宝饭,一双大眼睛里蓦地涌现惊喜。

第二次蒸糯米饭的时候,各种配料的香气都渗入米粒中。

糯米饱吸其他配料的滋味,红豆沙细腻顺滑,香醇浓郁。

吃着吃着,还能够吃到藏在糯米饭里面的白芝麻和松子仁。

软糯细腻的口感之中,又添了一层酥香。

更令人惊讶的,还是那加入到糯米饭里面的葱油香气。

她怎么都没想到,葱油跟糯米饭的融合在一起竟是如此地和谐,简直就是完美搭配。

葱油的香气和糯米的清香融合到一起,不仅让糯米变得更加润滑,口感层次也有了提升,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周瑛尝了一口糯米饭,好吃的微微眯了眯眼。

八宝饭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每吃上一口,都能品尝到糯米的软糯和各种配料的鲜美。

蒸出来的糯米要比煮出来的糯米更加颗粒分明,软而不粘,口感极佳。

糯米软糯,豆沙细腻。

白果已经被糖浆浸入心,吃起来甜甜的。

咬一口,白果独特的香味和糯米的清香在口中交织,真是越嚼越香。

周瑛又用调羹舀起一块柑饼,送入口中。

柑饼单吃的时候口感胶润,柑香满满。

可加入到八宝饭里面,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嚼一嚼,顿时满口清甜甘香,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

乐佳郡主咽下口中的糯米饭:“好香啊,难怪筝筝前两天特地煮了葱油存起来。原来是为了做八宝饭啊。”

这八宝饭吃起来格外滋润鲜美,实在是美味。

要不是这次做的葱油跟之前做葱油面时的葱油无论是从用料,还是做法都完全不同,她还以为筝筝想要做葱油面呢。

看来筝筝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想着要做八宝饭的。

周瑛:“阿宁说的没错,葱油不仅跟糯米很搭,跟柑饼更是绝配。”

她甚至觉得可以单独用葱油和柑饼做成一道吃食,肯定很美味。

乐佳郡主又舀起一勺八宝饭,嘟囔了一句:“明明都叫葱油,可葱油面,葱油鸡和八宝饭用到的葱油都不一样。”

沈华筝笑了笑:”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美食种类数不胜数,酱料当然也一样。葱油跟葱油之间,还是不一样的。“

光是葱油就有多种做法,有潮汕葱油,广式葱油,苏式葱油和闵式葱油。

潮汕葱油香气温和,不焦不苦,还带有淡淡的甜香味。

一般会在做八宝饭,各类馃品和鱼饭的时候用。

广式葱油味道清香可口,一般会在吃白切鸡或者蒸鱼的时候用。

苏式葱油香醇浓郁,一般用来做葱油拌面。

闽式葱油带着焦香和甜味,适合用来拌饭和海鲜调味。

沈华筝用调羹舀起一勺八宝饭,送入口中,细细品尝了起来。

她这一次加入到八宝饭里面的是潮汕葱油,葱油不仅为八宝饭增加了香气,还平衡了甜腻之感。

咀嚼之间,隐藏在糯米里面的葱油香味隐隐约约,似有若无。

那种暗香浮动的感觉,简直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