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吐槽(2 / 2)大秦帝国之一人之下首页

个人觉得也是在得到二世改元的消息,确定秦始皇已死,准备造反!

得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后,项氏家族就在会稽造反!

秦末大乱,根本不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口号,基本是均田免粮!

秦末的造反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是出头鸟,他俩造反,消息一传开!

刘邦造反,范增,项梁也造反,韩信投靠项梁?

就以当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除了关中,全反了!

就是放在后世,比如颜色革命,一群人在同一天出来游行,政府垮台!

这还是有手机,互联网,广播,电视,新闻之类!

两千年前,中国那么大,怎么做到,几乎同时造反?

至于六国贵族复辟,更扯淡,哪有什么六国国君的子嗣后裔?全是远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造反的头头,不就是不能封侯拜相的人么?

啥也不会,你想封侯拜相,当王?

这群人一造反,就能领兵作战,难道只是天赋觉醒?

天赋觉醒一两个,还情有可原,丫的是一群!

短短两年,大秦帝国轰然倒塌!

中国历史上,灭亡最快的政权,是大秦!

一场起义,帝国轰然倒塌!

在中国两千年来,一场农民起义,短短两年,就让一个帝国覆灭,就这一例!

很明显问题很大,大到让人不可置信!

其实我所理解的秦代历史,就到吕不韦自杀,窃葬吕不韦,嬴政驱逐吕不韦的门客。

灭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然后就是,仙人歌,秦始皇求仙问药!

就丹药而言,全是重金属,以水银,朱砂为主!

这玩意吃多了,没一个长寿的,更何况是在秦朝?

荧惑守心,始皇帝死则地分,今年祖龙死!

看似是预言,其实是约定起义造反的时间节点!

仙人歌,最主要的一件事是,改腊月为嘉平!

改腊月为嘉平,是要昭告天下,言外之意是告诉,别有用心之人,秦始皇开始吃丹药了!

所谓的祖龙死,天下崩,完全可以理解,秦始皇一死,我们就造反!

在当时,怎么确定秦始皇什么时候死?

二世改元消息传至天下,对不对?新皇帝一登基,不就证明秦始皇死了!

至于说扶苏登基,天下就不会大乱,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秦末这场造反,只要确定秦始皇一死,我们就造反!

跟谁为二世皇帝,一点关系都没有!

祖龙死则天下崩,是不是和黄巾军的,岁在甲子,一模一样?

就是约定造反的时间节点!

一个甲子是六十年,这是个确定的时间节点!

但秦始皇什么时候死,并不确定,但是二世一改元,不就证明秦始皇已死?

还有刘邦这帮人,至于说,一个县的官员,就能治理一个国家?

吹牛逼都没这么吹得,一个县才管多少人,一个国家管理多少人?

刘邦四十八岁造反后,就领兵作战,换个人试试,给你十个人,你都玩不转!

还有什么,之所以让刘邦当主公,是萧何,曹参他们担心造反失败,会被清算?

拉倒吧,谁信谁傻!

你特娘的都造反了,造反失败后,一把手和二把手,有什么区别?

主犯和从犯,都是夷三族好吧!

七年,一群底层之人,用了七年就,一统天下!

看看朱元璋吧,他用了十五年!

七年时间里,哪有机会学习?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这是实践毕生所学的一个过程,而非学习的过程!

也就是说,史记隐藏的就是刘邦这帮人,学习的过程!

你要是按照史记记载,刘邦造反前的所为所为,去学,吃牢饭的料!

我这本小说,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并非一味的架空,爽到底!

我只是根据自己对秦始皇时期到大汉初期,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写的!

秦始皇,可以说是开国之君,也可以说是亡国之君!

他死后,两年的时间,大秦就亡了!

至于主角的出身,我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才虚构的一个人物!

太后继子,秦王长兄!

之所以这么设定,完全是出于个人想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件,几乎全是栽赃!

主要是避免,历史上所谓的秦王政,逼同父异母的弟弟,逼死成蛟的母亲,

扑杀同母异父的弟弟,囚母等等!

把这个罪名,主角去背,对吧,太后继子,秦王长兄,够格!

历史上,嬴政还没开始统一大战,名声都已经臭了!

长兄如父,逼死异母弟,你特么就是在想杀弟弟,也得表现的不乐意,得去保他!

结果呢,直接逼死!

言而无信,韩国夫人是秦庄襄王的夫人,也是秦始皇的母亲!

她都自杀保成蛟了,结果成蛟还是被逼死了!

言而无信,可是对王的声望,最大的打击!

囚母,这特娘的是不孝!

逼死功臣,是指吕不韦!

吕不韦这人,对两代秦王有大恩!

做人恩将仇报,人设崩塌,更何况是王!

之所以把刘邦这帮人,写成吕不韦的门客!

第一,是这帮人系统的学习过兵法!要不然不会统兵作战!

第二,这帮人会写秦隶,包括项羽!

第三,刘邦从未迷路,就算是战败,也能跑出去!

项羽垓下之战,可没跑出去,他跑到死路上了!

还有看韩信,执戟郎,治栗校尉,大将军!

韩信就用了两年!

韩信得到项梁造反的消息就去投靠项梁!

韩信可是给项梁提建议的人,明摆着韩信是项梁的谋士

只不过,项梁没听,说白了,就是不信任韩信!

项梁兵败自杀,韩信去投项羽,任执戟郎(六百石)!

巨鹿之战后,项羽入关中,分封十八路诸侯!

韩信转投刘邦,任治栗校尉!

又得到萧何和夏侯婴的联名举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也就说韩信,从一个胯下之辱的人,短短三年时间,做到一个诸侯王的大将军!

说明什么?说明韩信天赋异禀?

不,不,不,有才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根本没用!

夏侯婴和萧何可是拿着全族的命给韩信做担保!

萧何,夏侯婴,萧何,本就认识,而且是在造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