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十年故人度桑田(2 / 2)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首页

突然,彭高阳后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正是羊宏盛来了。

“宝翌还在孩提时,父母因瘟疫双双过世,在乡下吃了几年的苦,后来被家里其他人抱来投奔我的父亲,我父亲作为他的大伯,义无反顾地抚养他,从那时起,我也就多了个小兄弟。”羊宏盛想起了往事,悠悠说道:“宝翌性格温顺,从没有发脾气的时候,待人和睦,听的进去别人的话。你我还经常说他,就是个老好人。哈哈……”

“是啊,”彭高阳亦道:“想我们在建造西部长城时,经常遇到各种难处,每次我们辩解到激动之时,都是宝翌从中翰旋,缓和气氛,使你我二人才能缓解压力,宝翌真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呀,如果当时没有此人在场,恐怕我们二人会毫无休止地争论下去。羊宝翌这位老好人,功不可没。”

“嗯,我记得有一次,你不听从我的想法,令我的计划进行不下去,我们争执到了耳红脖子粗的地步,唉,你也确实很气人,我当时也是岁数不大,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如若不是宝翌劝说,我真可能要动手打你呢。”羊宏盛又道:“一个队伍中,尤其能力强者多的组织中,像羊宝翌这样的人必不可少。”

“是啊!平时很少想起他,但真的面对失去这么一位好友时,感觉很失落。”

“看来,我的敌人非常了解我,除去了宝翌,如同卸掉我的臂膀。”羊宏盛恨恨地道。

“呜呜呜呜……”

那边的哭声越来越大声,往那边一看,原来是几个羊宝翌的生前朋友来了,正与他的遗孀说话,使得遗孀更加伤心,哭声凄戾,让人听了,痛不欲生。

其实,羊宝翌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在羊宏盛身边做事,自然认识人不少,而且大家都是把他当做知己好友,这才来吊唁的,可见羊宝翌平时为人不错。

彭高阳说道:“大哥,对于宝翌的遗孀,望您多多照顾。”

“这个当然。”羊宏盛道:“都交代好了,等办完丧事,便送她回老家,安度晚年。”

“杀害宝翌的人,找到线索了吗?”

羊宏盛道:“毫无线索可言。我正要去趟龙城府衙,督促龙城府尹查办此案,与东旗营张德轩总兵被全家灭门一事,并案审理。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彭高阳想了想道:“我就不去了,我要去探望下承仲的伤势。”

“也好。”

彭高阳看他要走,忙道:“大哥出门,多带些人吧,以防万一。”

“光天化日,敌人还不敢这么猖獗。”

彭高阳送羊宏盛出门,自绕到后院,来到羊承仲房间。刚到房间门口,即听到里边传出一个女人朗朗读书声来,道是:

“……是南龙盘曲去江之南且三千里,而谓南龙濒江乎?不第此也,不审龙脉,所以不辨江源。今详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而中龙中界之,特短……”

声音清脆,吐字清晰,十分悦耳。

彭高阳轻咳一声,里边立时中断了朗读,只听羊承仲在里边高叫道:“是否高阳叔叔来了?快快请进!”

“打扰了!”彭高阳慢步走入房中,只见羊承仲趴在床上,旁边椅上坐了一个小妇人,正是其娘子糜氏,手中捧着一卷书稿,刚才应是读着这本书。

“见过高阳叔叔。”糜氏放下书稿,站起施礼,又道:“你们聊吧,我去大厅帮忙。”说后,款款而退。

“高阳叔叔莫怪小侄身体有恙,不能行礼了。”羊承仲便招呼彭高阳落座,道:“今儿一大早,听说高阳叔叔来了,我兴奋的伤好了一大半。”

彭高阳上前看视他,问道:“你伤势如何?可还痛吗?”

“唉,别提了,伤是不重,倒是伤在背部,这一宿我都是趴着睡的。”

彭高阳看他是皮外伤,稍觉放心,道:“不可掉以轻心,多多休息,莫要再看劳什子的书了,也不要费神去听别人念书,心里想的越多,身体越难复原。”

“好好好,小侄记得了。”羊承仲道:“两三年不见,高阳叔叔还是爱唠叨,您跟那两位如夫人生活久了,越加显得婆婆妈妈。”原来,羊承仲喜爱游山玩水,基本每年都会到全国各地旅游一次,而巴蜀风光甲天下,所以他是经常会去巴蜀省,每次去必会到锦乡拜访彭高阳,所以说这十多年来,羊宏盛和彭高阳兄弟二人虽然未见一面,但两家交情,都是羊承仲在维系。

彭高阳看这间卧室除了一张床外,依墙一排高大书柜,粗略一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奇书孤本,古今俱全,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不禁令他啧啧称奇,道:“这是卧室,还是书房?真是难为你那贤惠的妻子,什么都听你的。”

羊承仲委屈地道:“小侄别无所好,仅此一点嗜好,可以理解吧!”

彭高阳哈哈一笑,又问他道:“对了,你的那部《山水注》着述如何?”

羊承仲见问此,这才又来了精神,扬起上半身,道:“小侄已将神龙国境内所有名山大川一一记述明细!当然,除去魔域沙漠地界。”说时,十分骄傲,连背部伤处有些痛疼都不在意了。

“是吗”彭高阳喜道:“那真是要恭喜你了。”

“但是……”羊承仲突然又神情黯淡,想了想道:“但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个心结,每次想起都很无助。”

彭高阳忙问端的。

羊承仲悠悠说道:“二十年前,我在关东省和大漠省交界处的大风口偶遇燕南天巡察使,他好像受了御旨找寻一个地方,当时有幅拓印的山水画,让我帮忙看视,我见此山峰很有些蹊跷,但我因那时年纪小,很多地方未曾亲历,所以根本不知道那山是哪里,后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游历,都有个先入为主的意识,总是想找到此山峰,可一直未再见过,颇感遗憾。”

彭高阳开导他道:“此山也许在境外也未可知。”又不无感慨地笑道:“世人都说‘穷文富武’,但你好的这‘文’绝不能穷,反而会因为没有资金支撑而不能开展继续。”

羊承仲摇头笑道:“高阳叔叔又在取笑我了。”好像想起了什么,道:“现如今书已经成稿完结,小侄就将最新版本的精校版送给高阳叔叔好了。”说着,用手一指书架上的一本大书。

彭高阳走过去,只见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稿,封面上写有《山水注》三个苍劲有力的文字。这书记录的都是山川河流、湖泊丛林,基本都绘有图画,开本自比其他书籍要大,捧在手上,甚感沉重。

“这书,吾自当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