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车上上来一位背着画夹的年轻女孩,坐在了他们前排的座位上。
罗辰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猛地探身向前,眼睛瞪得老大,兴奋地搭话:“你好呀,看你背着画夹,是不是要去湄洲岛写生嘞?”
罗辰那模样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身体前倾得差点没从座位上滑出去。
女孩回过头来,那精致的面容上绽放出一抹温柔的微笑,轻声说道:“是啊,湄洲岛的风景很美,很适合画画。每次踏上那片土地,都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的画卷,灵感就像泉水一样不断涌现。”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对艺术创作的憧憬与热情。
陈瑞也加入了对话:“你经常来这边写生吗?”
陈瑞眼睛注视着女孩,带着一丝探究。
此时,公交车正缓缓加速,窗外的景色快速变幻,田野如绿色的绸缎般向后飞逝。
女孩轻轻拨了一下耳边的发丝,思索片刻后回答:“偶尔会来,每次来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岛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海,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甚至不同的天气下,都有着独特的韵味。有时候是清晨那如梦如幻的薄雾笼罩着海滩,有时候是傍晚那绚烂多彩的晚霞倒映在海面上,每一次都让我沉醉其中,迫不及待地想要用画笔记录下来。” 女孩的眼神中流露出对湄洲岛美景的深深陶醉与热爱,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些美丽的场景之中。
罗辰鸡啄米似的点头,咧着嘴说:“对呀对呀,我们正打算去湄洲岛好好玩一趟呢,听说那儿的妈祖祖庙老有名了。我叫罗辰,这是我朋友陈瑞,很高兴认识你哦。”
女孩微微歪着头,微笑着回应:“你们好,我叫沈月,能在这趟车上遇到你们也很开心呢。”
罗辰又开启了他那脑洞大开的提问模式,眼睛亮晶晶的:“沈月,你刚说妈祖文化对艺术创作影响可大了,那都咋影响的呀?是不是画家们都得先拜拜妈祖,求她给点灵感,然后再画画啊?哈哈,我瞎猜的哈。”
沈月被他逗得轻轻一笑,耐心地解释:“比如有些画作会描绘妈祖巡海的场景,画家们会用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大海的波澜壮阔,用灵动的线条勾勒出妈祖的慈悲与威严的神态,妈祖的身姿在狂风巨浪中显得那么坚定而神圣,仿佛在庇佑着海上的一切生灵。还有些会以妈祖庙为背景,刻画当地百姓的信仰与生活。在庙前,老人们虔诚地祈祷,孩子们在周围嬉戏玩耍,那种浓厚的宗教氛围与人间烟火气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沈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比划着,仿佛在空气中描绘出那些画作的轮廓。
陈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妈祖文化在艺术领域也有这么多的体现啊。”
公交车沿着海岸线行驶,窗外的大海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车内的他们沉浸在对艺术与文化的探讨中。
罗辰接着问,那表情认真得有点滑稽:“沈月,那你画这些妈祖文化的画时,是不是得偷偷观察那些老人小孩,像个小侦探似的?要是被发现了,他们会不会以为你是个奇怪的人呀?”
沈月笑着回答:“我会特别留意人物的表情和姿态。比如在描绘妈祖像时,妈祖眼神中的慈悲与坚定是很关键的,那是她庇佑众生的一种精神体现。而在画百姓祈祷的场景时,老人脸上的皱纹、他们合十的双手以及专注的神情,还有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这些细节都能让画面更有故事性和感染力。”
面对罗辰的幼稚问题,沈月依旧保持耐心友善,细致地解答。
陈瑞来了兴趣,声音提高了一点:“听起来挺有深度啊,那你在绘画技巧上会有什么特别的处理吗?”
沈月嘴角上扬,得意地说:“在色彩运用方面,描绘大海我会用深浅不一的蓝色来表现它的层次感和深邃感,而妈祖的服饰则会用比较鲜艳明亮的颜色来突出她的神圣。在构图上,会把妈祖像放在画面的中心或者重要位置,以凸显她的主体地位,周围再环绕着一些辅助元素,像船只、海浪、人群等,让整个画面更加和谐饱满。”
罗辰挠挠头,一脸懵地说:“哎呀,我咋听着像听天书呢?你这说得也太复杂了,我就想啊,要是我画画,我就把妈祖画成个超级大美女,手里拿着个大棒棒糖,谁不听话就不给糖吃,哈哈,是不是很有创意?”
沈月和陈瑞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罗辰又问道,眼睛里满是期待:“沈月,那你有没有哪幅关于妈祖文化的作品是自己特别满意的呀?”
沈月眼睛亮了起来,说道:“有一幅《妈祖佑海图》,我在那幅画里着重刻画了妈祖站在船头,海风吹拂着她的衣袂,她伸手指向远方,为船队指引方向。天空中乌云密布,但妈祖的身上却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周围汹涌的海浪形成鲜明对比。我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船员们敬畏与感激的神情,还有海面上跳跃的鱼群,象征着妈祖带来的生机与希望。那幅画花费了我很长时间去构思和创作,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让我觉得很欣慰。”
陈瑞赞赏道:“听起来就很震撼,真希望有机会能欣赏到你的作品。”
沈月笑着说:“如果有机会,我很乐意给你们展示。”
他们一路上愉快地聊着天,分享着对湄洲岛的期待和对艺术与文化的见解。
罗辰时不时冒出来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陈瑞则更多地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发表看法,沈月就分享着自己艺术创作中的趣事和挑战,像在海边写生时怎么和海风较劲儿,怎么抓住那一闪而过的光影。
公交车在道路上疾驰,他们的心也早就飞到湄洲岛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车程,他们到达了文甲码头。
到达文甲码头,买好轮渡票登上轮船。轮船缓缓驶离码头,海风呼呼地吹着。在船上,他们结识了一位当地的文化传承人,一位精通传统妈祖手工艺制作的老艺人。此时沈月也在一旁,她被老艺人手中的材料所吸引,也凑了过来。
老艺人看上去七十多岁的样子,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却十分有神。他手中正拿着一些制作妈祖工艺品的材料,罗辰好奇地凑上前去,问道:“老爷爷,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老艺人笑着回答:“我在做妈祖像的小木雕呢。这可是我们这儿的传统手艺,从选材到雕刻,每一步都有讲究。”
陈瑞也感兴趣地问道:“老爷爷,这做起来很难吧?”
老艺人叹了口气说:“难啊,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了。这木雕要选用上好的木材,像樟木就很不错,质地细腻,还带有天然的香气。然后要经过设计、粗雕、细雕、打磨等好多工序,有时候为了雕出妈祖像的神韵,要在一块木头上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老艺人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拿起刻刀,在木头上轻轻雕琢着,木屑纷纷落下,妈祖像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他继续说道:“以前,我们这儿的妈祖手工艺很兴旺,大家都以能制作精美的妈祖工艺品为荣。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又快又便宜,我们这些传统手工制作的东西就没什么市场了。很多手艺人都改行了,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罗辰和陈瑞听着,心中不禁有些酸楚。沈月也在一旁轻声说道:“老爷爷,您的手艺这么精湛,真的不应该被埋没。我是学艺术的,我可以尝试用我的方式,把您的作品和制作过程通过我的画作展示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罗辰说:“老爷爷,我们回去后一定想办法帮您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您的作品,了解这传统的妈祖手工艺。”
陈瑞也点头称是:“是啊,老爷爷,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帮您卖这些工艺品,说不定能找到很多喜欢它们的人呢。”
老艺人听了他们的话,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你们这几个年轻人真是善良。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门手艺就还有希望传承下去。”
轮船渐渐靠近湄洲岛,罗辰、陈瑞与沈月和老艺人告别,并约定回去后一定保持联系,为传承妈祖手工艺贡献自己的力量。
罗辰和陈瑞下了船,踏上湄洲岛这片美丽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接下来旅程的期待,也带着一份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