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是轻装出行,走的速度比较快,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走到了封地的隘口,即木耒所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南马里的隘口那里。
此时这里的防御墙建设的已经颇具规模,正如自己所规划的那样,从东到西,这里的奴隶们挖了一条沟,沟的深度大约在两米左右,宽度大约在四五米,挖出的土全都堆砌成了墙。
墙的宽度在1.5米左右,高度在 4 米多,说实话,4 米多的墙,对于那时的城墙来说算不得高,但是下面是护城河,待里面注上水,这落差就达到了 6 米以上。所以说大部分的地方是没办法进攻的,除非敌人进入水中,人在水中行动不便,此时若是从墙上射箭,其进攻难度就更大了。
防御墙这里,能被敌人进攻的地方,仅仅是城门处宽度三百米的一段,这是故意安排的的战场。
城门还没有盖好,只是墙起来了。按照木耒的规划,这里还应有 2 到 3 个箭楼。当然,箭楼现在还没有盖,不是奴隶们偷懒,而是奴隶们刚刚忙完春播之事,现在已经又在这里挖沟筑墙了。
这些奴隶们并不像木耒里所想象的那样,由监工们拿鞭子抽赶着干活。这里只能看到几个警戒的甲士在外围站着,奴隶们全都自主的干活。
因为木耒的要求是,每人每天都可喝豆浆、吃豆渣,偶尔还能吃上一顿黑面馍,即麦粉再加上少量的麸皮做的馍馍。
即便是这样,也比这些人在成为奴隶之前吃的好些。所以他们干活并不是强逼的,木耒采用的是奖励制,超额完成工作量的多奖励一些吃食,完不成的则罚扣一些吃食,如此一来,不用去强逼着他们,这些人也做得比较出力。
而负责在这里驻守的士徒,多是自己蚕馆的熟人,木耒对他们也比较放心。在这里休息了一夜,木耒对士徒又安排了一番,第二天便早早的上路直奔邢都了。
从此地到邢都路程约 100 里地,一天无论如何也是赶不到的,中间必须要过一次夜。这样两天后,木耒便到达了邢都,来到了自己的原来的府邸里面。
回到自己这个曾经的宅邸,木耒真是感慨万千,其实这个宅子他住了也仅仅 1 年,但是却是对这里似乎有很深的感情。
木耒踱步到后边的院子,看到里面也已经种下了一些作物,比如韭菜、葱、葵菜等,他便想起以前和惠在这里一同劳作的情形。
可能是去年的红薯和花生刨的不太干净吧,现在地里已然钻出了几株红薯秧,还有花生苗,木耒很是欣喜,告诉驻守在这里看护的护院:这些苗你们不可动,等到秋时长熟,你们便可将其挖出,可自己吃,但是绝不能伤害这些苗,来年还需他们再种一些红薯和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