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片刻惊讶又恢复常态,洒然道:“说吧,你是谁,有何冤情。”
萧若水抬头道来:“民女锦绣坊绣娘萧若水,原前御史之女林韶。”她说完手心捏出了一把汗,如果想要彻底洗清爹的冤屈,就必须要借助朝廷力量,今夜即然决定来平王府,就没有退路,她自踏入这道门起就暗暗告诫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萧若水坦白出自己身份,平王惊得不能自已立起,不敢置信的再问一遍:“你刚刚说什么?”
萧若水从容自若看他,稍提声调再道:“臣女前御史林清逸之女林韶,敢请殿下明察两年前林府灭门一案,雪我林府奇冤。”
夜雨敲窗,打落垂窗薜荔,砰落木阶发出一声闷响,室内少女身影融在暖黄光色里,恍虚中不知是光照亮了她,还是她燃亮了灯,格外耀眼。
平王缓神,踱到孟珣面前若有所思道:“怪不得那日在落日楼,我问你林御史的案子,你没来由的看锦绣坊方向,原不知你心里早有答案,为何没早告知我。”
孟珣缓缓道:“殿下容禀,那时珣之所以没告明您此事,是为暗断,时今确定无疑,故此乘夜赶来汇告。”
平王不在意返回案前坐下,对萧若水道:“姑娘先起,林御史遇害一案本王也一直暗中查探,你且一一道述,真相大白日,本王定会还你个公道。”
萧若水眼波澄亮,满蕴感激,婉和道:“臣女敬谢殿下。”而后端起,束手恭视平王垂述道:“当年案发之日,臣女未留家中,有幸逃过祸劫,两年间隐姓埋名入绣坊,天可怜见,近日河西一行,历经周折始现林府案件牵葛。”
萧若水顿凝,继续道:“听闻尚书公子所言,昔年殿下剿尽江湖上赫赫有名暗杀组织玄林阁。”
平王想到:“当年玄林阁覆灭,本王苦于没抓到匪首,御史一案中本王也派人特意查探过黑衣人,他们手劈上确有玄林阁暗印。”
萧若水睫羽微垂,桔灯幽烁,在她眼周投落一层骤明骤暗灰影,她语声泠泠道:“殿下明鉴,林府一案系与玄林阁阁主关联,当年臣女躲过灾祸,曾在家父手里发现玄林阁朱雀印。”
平王黑瞳紧收光微明亮,迫不及待道:“依姑娘之意,你父亲遇害时,抓住了凶手证据朱雀印,相传此印由历代玄林阁主传绶,拥令者可号令阁众,言听计从,为其所用。”
“此令信现今可还在姑娘手里?”
“殿下放心,为防有机之人,臣女已将令信妥善藏匿。”
平王思道:“姑娘刚才说此案与河西之行有关,此话怎讲。”
萧若水不慌不乱答道:“此事源于去河西之前,臣女下属听到外面风声,遂告知了我,本来尚觉希望微渺,河西一行中却出人意料有所收获。”
平王佩叹萧若水:“姑娘孝意,可昭天地,林御史在天有灵,定会护庇姑娘早日查清冤情。”
萧若水恭谦微笑道:“殿下谬赞,上天垂怜留我林韶一人,就是为揭开林府灭门真相,洗刷冤情,祭奠林家冤灵,能得殿下这般金马潢贵屈助,臣女三生有幸,感激不尽。”
“林御史为我南朝勋炳之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匡我南朝江山数载,未料小人暗害,含冤辞世,查佞昭冤实属本王分内职责。”
他又道:“姑娘还有下属。”
萧若水看出他面上疑虑,解释道:“此人名叫叶青枫是我林府侍卫,当年他为护家父与黑衣人缠斗失血休克,死里逃生,直到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下臣女才得知他尚在人世。”
平王听后,言赞道:“本王向来欣赏忠心之人,你这侍卫不错有几分忠鉴血性。”
萧若水施以谢礼:“承殿下良言,臣女替青枫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