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宁七年。
要说汴京的景色一绝,除了大相国寺、金明池等着名地标,私人府邸中,南阳王府那是肯定排得上号的。
这不,南阳王府私家花园最近热闹非凡。
府内满园的桃花早已按捺不住高墙大院的束缚,在和煦的春光下,竞相越过樊篱,惹得附近路过的行人都要排队驻足观赏。
南阳王赵世哲,此刻就在院中修剪桃枝。
“王爷,宫里闹翻天了,两府的相公们已经将垂拱殿围得水泄不通,誓言今日若还是见不到官家,就要冲破皇城司闯进殿去。”
说话的人是赵世哲的幕僚李士林。
赵世哲闻言,手中的剪刀在空中一滞,“如此说来,传闻都是真的了?官家果真已经失踪了整整十日?”
“千真万确。”
李士林点点头,沉吟道,“据说,和官家一同失踪的,还有苏轼以及尚食局的几个御厨。”
“苏轼?他不是几年前因得罪那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被外放到杭州任通判了么?”
赵世哲一愣,随即又开始修剪桃枝。
他的神情看似对谈话漫不经心,实则眼光一直暗中瞥向李士林,注意力明显早就被李士林吸引。
只是可怜了那桃树,明明长势颇好,被这一通乱剪,再长起来又要大半月的春日了。
“十日前,苏轼杭州通判任满,回京述职,官家消失当日曾秘密召见了苏轼等人。眼下,因官家失踪,两宫太后震怒,已着人赴齐州提取苏轼的弟弟苏辙进京候审。”
“哦?竟有此事?有趣,有趣。”
“劳家因幼子劳之逸在尚食局当值又一同失踪,似也遭到牵连,另两个御厨都出自寒门,其家眷皆已被禁军提拿,已于昨日子时秘密抵京关押候审。”
李士林的消息,信息含量很大。
赵世哲没有马上说话,而是仔细琢磨品味了一番,方才继续说道,“也就是说我们的计划,是时候考虑了?”
“正是,官家子嗣年幼,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又或曰主少国疑,正是王爷图谋大业的良机!”
“可官家那边……”
“据宫里的眼线来报,官家早就不在大内,谁知官家去了何处,又是死是活?”李士林趁机建言,“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王爷为了这一天筹谋多年,岂能坐失良机?”
在大宋当今皇室中,赵世哲正当壮年,比赵顼还要年长一两岁。想他身份尊贵,又礼贤下士,颇好文学,在士大夫中素有贤名,坊间皆传,赵世哲有太祖之风。
李士林更是给赵世哲占卜,说他有王霸之气,当受天命。
一想到距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赵顼又突然消失,不知所踪,赵世哲就隐隐有些按捺不住内心蠢蠢欲动的念头。
“也罢!”
赵世哲似乎终于定下心来。
“让我们在司天监的人准备一下,就说近来观测天象,发现荧惑守心,白虹贯日,此乃国失其君,天下将乱之兆。然后怂恿那帮文臣冲进垂拱殿去,让他们得知官家失踪的真相。剩下的,与我相好的朝中大臣自会跟进。”
李士林像是想到了什么,“两宫太后,怕是不会轻易屈服啊……”
“无妨,如今皇城司和内侍省皆处嫌疑之地,无暇他顾,我自有办法让人说服那两个老太婆,你只需联络两府六部的人做好呼应。”
“善。我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