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两个都要救(2 / 2)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首页

朱元璋突然扭头看向听得云里雾里的朱允炆,“咱怕忘了,快拿笔给皇爷爷都记下来。”

“好的皇爷爷。宁先生,请问此处可有文房四宝?”

“没有。用这个吧。”

宁野当即从柜台处拿出一支圆珠笔和几张A4纸。

纸还好,毕竟是明朝,造纸术已经很成熟。

可那不用研墨又小巧精致随时能写的圆珠笔,不用说,又是震惊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未来科技。

朱允炆当即用圆珠笔将方才宁野所言,仔细回忆后一一记下,担心写错,还和宁野做了校对。

宁野也和朱元璋打了招呼,就像之前兰陵王求药一样,朱元璋这次带药回大明,也是赊账的,药费要从之后的工资里扣。

朱元璋感激都来不及,自无不可。

一番忙碌,朱雄英的事算是有了着落。

不过,马皇后的病,就有点难办了。之所以说马皇后的病难办,原因主要有两点。

关于马皇后的病情,历史是这么记载的。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如史料所述。

一则,史料中提到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但是,并未详细说明是何种疾病。

二则,马皇后得病后,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生和死都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太医又如何能保证让人起死回生!假如吃了药却没有效果,难道不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于各位太医吗?”

马皇后担心太医受到牵连,不愿意因为自己生病而过度折腾求医问药。

即便身为几百年后的后人,对于马皇后的贤明,宁野也早有耳闻。

马皇后不仅是朱元璋的结发之妻,白月光,贤内助,更是大明少有真正能管住朱元璋和朱棣的人。

若是马皇后在,朱元璋晚年可能不会变得残暴嗜杀。

而朱允炆,或许不需要也不敢那么激进地削藩,毕竟,马皇后一声“跪下”,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二人,大概也只能一跪泯恩仇。

因此,马皇后对于改写大明的历史,至关重要。朱雄英和马皇后,宁野两个都要救。

如果能直接救人,宁野当然愿意像给朱雄英取药那般,直接帮忙救下马皇后。

但马皇后的情况,与朱雄英不一样。

毕竟,马皇后现在还没有发病,宁野也不敢妄言。

“这帮该死的史官!”听到历史并未记载马皇后的病因,朱元璋勃然大怒,“平日里总给咱说什么以史为鉴,如此重要的大事都不记载!亏得咱还给他们发薪俸!”

朱允炆生怕朱元璋回去又乱杀人,急忙站出来。

“皇爷爷。”

朱允炆细声细语地劝道,“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没有记载,想必一来是皇祖母不愿牵连太医,太医没有仔细看诊,故而未能得知病因。二来这是皇家秘闻,即便史官知晓,没有写入史料也能理解。”

朱元璋斜着眼睛看了一眼朱允炆,鼻子哼了一声。

“你倒是学了你父亲,宽以待人,只是不知,那帮臣子是否真的尽忠职守。”

宁野站出来说道:“不管怎么说,现在都还有时间嘛。老朱,你这次回去,让太医提前给马皇后体检,也就是检查一下身体,若是有什么异常情况,等你回来后世,我们再一起想办法便是。”

听到这里,朱元璋总算脸色稍霁。

其实,朱元璋晚年擅杀功臣,据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