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朱棣:我干啥了?(2 / 2)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首页

但是,有时候,念头的力量是强大的。

尽管吕氏可能并无害人之心,但朱元璋却不由得起了提防之意。

马皇后见朱元璋发呆,正要答应留下吃早点,却被朱元璋抓住手腕。

“妹子,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宫去。”

他走了几步,顿了顿,才又扭过头,意味深长地盯着不知发生了何事而惴惴不安的吕氏。

“太子妃,太子和雄英,咱就交给你照顾了,你可要好生看顾,若是有什么腌臜事,咱可不会轻饶!”

吕氏不知自己哪里做错,闻言大惊失色,急忙跪下。

“谨遵父皇之命,儿媳万万不敢怠慢。”

“雄英的病情,一日三报,传至宫里。”朱元璋拉着马皇后走到门外,又吩咐道,“对了,一会儿料理完东宫的事,让太子进宫一趟,就说咱有事要和太子商议。”

“哦!差点忘了,让老大把朱棣这个逆子给咱一起叫来面圣。“

------

同一个大明。

南京,燕王府。

自从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年仅22岁的朱棣,终于好不容易借着回来看望母后、大哥以及侄子的名义,重返应天府。

本来呢,这段时间,朱棣在府里过得还挺自在的。

这次回来,朱棣是得了父皇允许,一个人独自回来的,就连他敬爱的 “女诸生”燕王妃徐妙云(徐达长女)都留在了北平打理王府。

南京的燕王府虽然冷清了些,但胜在自由啊。

更何况,北平此时还是塞北之地,哪有京师南京好玩。

别的不说,光是南京的咸水鸭、鸭血粉丝汤,朱棣从小吃到大,怎么也吃不腻。

而且,近来还有人向他举荐了一个名叫道衍(后被朱棣赐名姚广孝)的和尚。

这个和尚可不简单,不仅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高僧、文学家,还是原本历史上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朱棣和姚广孝聊得还算投缘,也就留他在府上做谋士。

不过,回来刚乐活没几天的朱棣,很快就有了烦恼。

大哥朱标今天一早派人来传话,说老爹诏他入宫,还说老爹语气不太友好。

贴心的大哥特地让人问他,是不是最近回来京师又胡作非为了,被父皇抓到把柄,有的话赶紧跟大哥说,大哥想办法罩着他。

朱棣一听,简直都快感动哭了好嘛。

有大哥就是好啊!

但是,朱棣转念一想,诶,我干啥了?我啥也没干啊!

------

作者说:

今日份重磅礼物支持感谢如下。

感谢【云中君子游】送上「催更符」礼物x1,今日份重磅礼物支持榜一。感谢感谢~!

感谢【红月林】送上「一封情书」礼物x1。

感谢【郗瑜】送上「点个赞」礼物x1。

感谢【爱吃杏仁鱼柳的康志军】送上「点个赞」礼物x1。

最近日收降了好多,已经书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来很多量。大家的礼物支持是作者更新的一大动力,继续努力吧。

阅读快乐哦~!多多评论、催更、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