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美食评论家的到访与四合院的小风波
在众人满心期待与紧张筹备中,美食评论家到访的日子终于来临。天还未完全亮,城市仍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里,傻柱和娄晓娥就已早早来到分店。娄晓娥身着干练的职业装,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期待,她仔仔细细地擦拭着餐厅的每一张桌椅,哪怕是一点细微的灰尘都不放过,力求给客人呈现出最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傻柱则穿着崭新且整洁的厨师服,穿梭在厨房与餐厅之间,脚步匆忙却又透着十足的干劲。
厨房中,厨师们个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最后的菜品准备工作。炉灶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锅里的食材在熟练的翻炒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是一道道饱含着心血与期待的美味即将诞生的信号。傻柱走到灶台前,看着厨师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随即又神色严肃起来,他拿起一把勺子,亲自尝了尝锅中的汤汁,微微皱了下眉,对身旁的厨师说道:“这味道还得再调调,香料的比例稍微再调整一下,咱们可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娄晓娥在门口迎接陆续到来的客人,脸上始终挂着热情而又不失分寸的微笑,每一位客人她都热情问候、贴心引导,那亲切的态度让客人们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美食评论家王老先生准时出现,他身着一身儒雅的中山装,剪裁得体,显得格外精神。一副黑框眼镜下,是一双透着对美食的挑剔与热爱的眼睛,仿佛能洞察每一道菜品背后的奥秘。傻柱和娄晓娥连忙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一个伸手相请,一个热情寒暄,小心翼翼地将王老先生请进餐厅,仿佛迎接的是一位尊贵无比的皇室成员。
第一道菜上桌,是傻柱精心改良的招牌菜 “秘制红烧肉”。这道菜选用的是上等的五花肉,每一块都肥瘦相间,恰到好处。经过多道工序烹制而成,色泽红亮诱人,仿佛被一层晶莹的琥珀包裹着,香气扑鼻,瞬间弥漫了整个餐厅。王老先生轻轻拿起筷子,动作优雅而缓慢,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开始细细咀嚼。傻柱和娄晓娥站在一旁,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王老先生的表情,仿佛他脸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关乎着餐厅的生死存亡。
“嗯……” 王老先生缓缓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口,“肉质鲜嫩,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味道醇厚,能尝出厨师的用心。只是这酱汁的甜度,若是再稍微降低一点,让肉本身的香味更加纯粹地散发出来,或许会更完美,口感层次也会更加丰富。” 傻柱和娄晓娥听后,如获至宝,连忙用力点头,将建议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要点。
接下来的几道菜,王老先生都给出了专业而又细致入微的评价。当那道融合了南北风味的 “海鲜烩面” 端上桌时,王老先生眼前一亮。面条劲道十足,根根分明,咬起来富有弹性;海鲜新鲜得仿佛还带着大海的气息,虾肉饱满、贝肉鲜嫩;汤汁浓郁鲜香,是用多种海鲜和骨头精心熬制而成,喝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大海与陆地的奇妙交融。王老先生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说道:“这道菜将南北风味融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南方的细腻鲜美,又有北方的豪爽大气,实在是难得!” 而对于一道素菜,王老先生则指出火候掌握得稍有欠缺,青菜的口感不够脆嫩,少了些清爽的感觉。
就在大家专注于美食评论时,四合院那边却起了小风波。正值午后,阳光正好,是晾晒衣物的好时机。秦京茹在院子里忙碌地晾晒着刚洗好的床单,五颜六色的床单在晾衣绳上随风飘动,像是一片五彩的旗帜。贾张氏抱着一堆衣服慢悠悠地走出来,看到晾衣绳上已经密密麻麻挂满了秦京茹的床单,顿时脸色一沉,不乐意了。
“我说京茹啊,你这晾这么多,别人还怎么晾啊?” 贾张氏扯着她那尖锐的嗓子大声说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惊飞了枝头的小鸟。秦京茹正忙着整理衣物,头也没抬地回应:“大妈,我这不是着急嘛,今天太阳好,想赶紧把床单晾干,明天家里要来客人呢。”
“你着急,别人就不着急啦?” 贾张氏一听,更加不依不饶,伸手就去扯秦京茹的床单,嘴里还嘟囔着,“我不管,你得给我腾个地儿,我这衣服也等着晒呢。” 秦京茹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衣物,伸手去阻止贾张氏,着急地说道:“大妈,您别扯,我这刚晾好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吵声越来越大,引得院子里的邻居纷纷探出头来观望。
一大妈听到声音,从屋里快步走出来劝解:“都别吵了,多大点事儿啊。京茹,你看看能不能收几件,给贾大妈腾个地方。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互相体谅着点。” 秦京茹心里虽然十分不情愿,但又不好驳一大妈的面子,犹豫了片刻后,只好不情不愿地收了几件床单。可贾张氏还是不满足,嘴里嘟囔个不停:“就收这几件,哪够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这让秦京茹心里委屈极了,眼眶都微微泛红。
回到餐厅这边,王老先生的评价已经结束。他看着傻柱和娄晓娥,语重心长地说:“总体来说,菜品和服务都很不错,看得出你们的用心和对美食的热爱。不过,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需要不断钻研、持续改进,才能在这行站稳脚跟。” 傻柱和娄晓娥连连称是,态度诚恳地表示一定会认真对待他的每一条建议,努力让餐厅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