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杨秋的目标自然不是帝都,如果有小皇帝的血脉的话,还能够尝试一下启动至高帝具,狠狠的爆一下大臣的ass。
但显然并没有。
所以帝都只是个中转站,杨秋真正的目标是安宁道。
在地图上面来讲的话,以帝都为中心,北方异民族就是在帝都前方的位置。
而革命军的大军以及夜袭的总部,则是在帝都屁股后面的位置。
总之就是一个前一个后。
革命军想要到北方异民族那边去,就必须得要横穿帝都。
而现在虽然帝都的守备力量空虚。
可由于前线一直是压着打的,所以一旦革命军有所异动,打算攻击帝都,或者是进攻帝都包抄帝国军的屁股。
那么帝国军这边就有机会形成有力的反扑,甚至可以一举歼灭革命军。
如此一来,北方异民族的叛乱反而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被打的就只剩一座城了,后面艾斯德斯随便收个尾。
说难听点,艾斯德斯一个人就可以清理的干净。
这也是为何革命军迟迟按兵不动的原因。
不动有的时候比瞎寄吧乱动要更好。
所以为了打开局面,杨秋便瞄准了在帝都的右方,名为安宁道的这股势力没错,作为新兴的教团。
国家越是衰弱,宗教的影响力就越是巨大。
而此时的安宁道已经是一股连大臣都不敢忽视的力量,所以才特地派了自己的亲信伯利克去当教主助手,并且寻找机会干掉正教主。
而杨秋这里打算做的也很简单,就是把这货干掉。
然后说服正教主,让他们发动武装起义,直接绕过帝都,从侧面偷袭帝国军的屁股。
如此一来,便可以和被围困的北方异民族形成两面包夹之势,从前后一起夹击帝国军。
而纵观历史,再能打的将领也终究会败在两路作战这一点上。
这也就是杨秋的破局之法。
唯一的问题就是七天之后会赶到战场的艾斯德斯,所以杨秋这边的任务非常的重。
一边是要究极安宁道的力量,而另外一边则要考虑如何对战艾斯德斯。
只能说燃起来了。
并且这一回去安宁道的,只有杨秋一个人,雷欧奈会带着香格里拉在帝都这边瞎逛,并且有机会就尝试潜入皇宫。
是的,这也算是利用自己被追踪这一点来麻痹大臣等人的注意。
营造出自己等人打算,趁帝都力量空虚偷袭王宫,暗杀大臣的假象。
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忽悠的过对面吧。
但杨秋认为,这个计划成功率有80%。
只要雷欧奈能够把大臣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让对方暂时遗忘掉安宁道这块地方。那么,杨秋整体的计划就有三成的胜率。
没错,毕竟艾斯德斯就这样横压在这里。
杨秋也不能说稳赢对方,尤其是在底牌暴露的差不多的情况下。
而干不掉艾斯德斯,这把就没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