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估算了一下,这个取灯儿,如果做得好,一年的收益能有……”赵杏儿说了一个大数字,这数字给徐福吓了一跳。这数字是赵杏儿、蒙恬和商行掌柜一起估算的,因为取灯儿是个非常新的产品,所以这个市场规模和收益只能瞎猜。商行掌柜给的估算非常保守。
“按照张村的规矩,这个工坊由张家牵头投资建设,当然,如果其它工坊有余钱、愿意投入其中,我们也吸纳。徐先生您若是愿意投钱进来,也可以做股东。”
“我……我眼下却是没钱。”徐福擦着额头上的汗。在始皇帝身边的时候,徐福过手金钱不少。自己在某处也存积了一些,是准备养老用的,此刻却不想泄了底。
赵杏儿不以为意:“若是徐先生不投钱,按照咱们张村的规矩,此物是您发明,那么您可以以技术折算股份,占有整个工坊1成的股份。当然,您要负责技术传授,还要参与技术升级、技术改造的工作。”
“好的好的。”徐福不意自己还能凭空得到这么大一笔股份。
“我们商议了一下,这工坊的红利,额外还要拿出1成,作为您化学学科发展所用,这笔钱只能用在研究上,不能个人开销享乐。用法仍然按照之前所说,要报预算、要审核、预算内花销。”赵杏儿继续说。
“好的好的。”徐福有些激动,这下自己伸手要钱,终于可以有一点理直气壮了。
“徐先生,您对张村了解不太多,以后得便可以多走走,了解一下张村工坊的情况,也了解一下我们张村是怎么做生意、怎么处理股份的。”赵杏儿看出来徐福对张村的技术股份之类的并不了解,补上这么一句,又说:“欢迎加入到张村这个大家庭。”
从来到张村,徐福一直深居简出,进入校园之后,徐福的实验室也远离主教学区,徐福本人也一直远离他人,在张村活的像一个鬼。
毕竟,被秦始皇通缉、隐身张村、参与了扶苏假死事件,徐福的身份和他的这些经历在大秦见不得光。为了保全性命,小心谨慎一下无可厚非。
张诚委托徐福开始化学方面的研究,徐福也以为是为了用一些事儿拴住自己。花费那么多钱,却始终见不到什么成果,徐福也觉得不怎么有脸见教务处的几位巨头。
但是现在,徐福的一个小小薄木片居然独立成一个工坊,按照赵杏儿的说法,这个工坊未来收益还很高,自己的一成股份,是个大数目,这下自己的腰杆子也就硬了,和教务处几个巨头谈笑风生就有了底气。
哦,也没啥底气。毕竟教务处的巨头,一个是当代大儒,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就连眼前这个少妇,也是执掌张村产业的女人,开辟了会计学科的一位学者。想到这儿,徐福的腰又垮下去了。
赵杏儿显然对徐福的处境、徐福的心态很了解,笑了笑,随着王离大军离开上郡,张村的压力减少,徐福也可以不用活的那么辛苦,出来透透气也没啥关系了。
毕竟,张村藏起了一个皇子、一个公主、一个大将军。
相比那三位的身世,一个始皇帝时期的方士,实在也算不上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