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瑞将鱼幼薇送走后,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她的提议。
他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头绪,便准备改日登门拜访一下陈斯年,询问一下这位师兄的看法。
当然,他没有空手上门,而是带了两盒精致的细点——静婉和陈浩然都好这一口。
“老爷,段公子来了。”下人向陈斯年禀告道。
“哦?快请他进来。”陈斯年正在一张白纸上练字,静婉在一旁替他研墨。
看着段书瑞走了进来,手上还带着两个盒子,陈斯年无奈地摇摇头。
“师弟啊,你人来就行了,何必带这么多礼物呢。”
段书瑞笑道:“这不是要到中秋了吗,我寻思着买些点心,正好大嫂和浩然都喜欢。”
静婉看出他们二人有事要商量,接过点心后便离开了房间。
“师兄,您在写什么?”段书瑞好奇地问道。以往得知他前来拜访,陈斯年都是亲自出来迎接。这一次他人都进来了,陈斯年手上的笔还未搁下,这实在有些不同寻常。
“好了!”陈斯年利落地收笔,“修竹啊,你过来看看。”
段书瑞过去一看,只见白纸上是苍劲有力的两行大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青莲居士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的。青莲居士一生未得到皇帝重用,在朝中又受到权贵的排挤……我的境况,又能比他好到哪里去呢?”陈斯年叹了一口气。
段书瑞一怔,他想到以前听陈伯说过,陈斯年考上进士后,最开始也是在家静候佳音。等了足足三年,才等来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你这次来,是想请教一些官场事宜吗 ?”陈斯年目光柔和地看着他。
段书瑞于是将昨日鱼幼薇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陈斯年听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师兄,您认为这两科的考试难度如何?”段书瑞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内容是‘试文三篇’,即诗、赋、议论各一篇。‘书判拔萃科’的考试内容是‘试判三条’,考察的其实是应试者书写判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