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天色尚有些朦胧,但官军大营内已然是一片喧嚣热闹的景象。
伴随着阵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如雷般响彻云霄,无数的士兵从营帐中鱼贯而出,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全副武装,身上的盔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士兵合力抬起沉重的攻城器械,缓缓向着营门行进。
此次攻城的统帅乃是洪承畴,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此番共派出三万精兵强将。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皆是身经百战、能征善战之士,乃是他在陕西地区历经多年征战所积攒下来的精锐力量,可以说是他的看家本钱和心腹嫡系。
然而,由于大散关周围的地形并非十分开阔,不利于大规模兵力的展开与冲锋,面对这样的情况,洪承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果断地决定将这三万名士兵分成十个小队,每个小队约有三千人。
然后采取轮番冲击的战术,让这十支队伍依次向大散关发起猛烈的攻击,不给守城的敌军丝毫喘息之机。
在每一个三千人的小队中,更是精心配备了数百名技艺精湛的弓箭手以及三十架结实的云梯。
每名士兵都身着简易但坚固耐用的甲胄,手中紧握着锋利无比的长刀和厚重坚实的盾牌,俨然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标准攻城部队。
而此时的大散关上,同样是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一千名弩兵和一千名长枪兵早已整齐列阵,威风凛凛地站立在城墙之上。
作为守关将领的王勇,则稳稳地站在高高的关楼之上,手中拿着一架望远镜,目光锐利地凝视着远方逐渐逼近的敌军。
在过去的几日里,王勇始终密切关注着官军的一举一动,对于敌人可能再次发动进攻的意图心知肚明。
正因如此,他早早便开始积极筹备防御事宜,并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战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此刻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洪承畴确实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啊!”王勇面带微笑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一丝钦佩之色。
“你看呐,他居然能想到将手下的士兵如此巧妙地分成众多小队,想必其目的就是想要以最快速度冲到咱们这关城下,紧接着登上城楼呢”。
站在一旁的王冶钢听后,仅是微微一笑,似乎对洪承畴的这番部署并不以为然。
他轻轻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即便这些士兵能够侥幸躲过炮火的猛烈轰炸,但他们又岂能逃脱得了军弩那密集如蝗般的攒射?依我看呐,恐怕他们连城墙都难以靠近一步”。
王勇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他目光转向王冶钢,郑重其事地吩咐道:“王大师,那就烦请您快去做准备吧”。
“记住,大炮和弩炮只需集中火力轰击那些规模较大的队伍即可,但切记不要打得太猛、太狠了,得适当留些余地,让他们能够顺利靠近过来,自投罗网、白白送死”。
“好,我明白了!那我这就去准备啦,先行告退”,王冶钢双手抱拳向王勇行了一礼,随后便转身迈开大步朝着城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