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郭嘉的猜测被工整地书写在了一封信笺之上。这封信件此刻就静静地摆放在曹操那张宽大的案几上。曹操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案几后面,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的这封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但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曹操始终保持着沉默,甚至连一句话也未曾说出口。
站在一旁的荀攸,则一直默默地守候在那里。他安静得如同一个无声的影子,静静地等待着曹操的指示或者命令。
这封密信乃是由赵云亲自策马扬弓射进曹操大营的。当时,正在巡逻的士兵发现了这支带着信件的箭矢,见追赶不上射箭之人。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捡起信并迅速呈交到了荀攸手中。
荀攸拿到信后,并没有私自拆开查看其中的内容。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于是毫不犹豫地走进大帐,毕恭毕敬地将信递到了曹操面前。尽管曹操身边的谋士众多,但此时此刻陪伴在他身旁的却仅有荀攸一人而已。
其他的谋士们都身负重任,各自奔赴不同的地方执行重要任务。董昭前往了荆州和豫章一带;程昱则赶赴河北常山、中山等地,与当地势力张燕进行联络沟通。戏志才则躺在病床上,据宫内太医所推测。恐怕活不了太久……
而荀彧则此刻则坐镇许昌,一方面要维持朝廷的日常运作,保证各项政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负责为曹操率领的大军筹备充足的粮草和各种军用物资,以确保军队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征战沙场。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曹操叹了一口气。随即将信拿起来。递给等候在一旁的荀攸,挠了挠头,开口说道:“公达也看看吧。这信上所述内容,吾实在是拿不定主意了!”
荀攸一直等候在一旁,对于信上内容。也早已经好奇不已,毕竟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能让曹操思考那么久!
于是荀攸将信接了过来,快速扫视一遍。随即惊恐的瞪大双眼,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随即荀攸开口说道:“主公,信上内容既有情报,还有推测。此事太过重大,应当先往徐州派出探马,探查事件是否属实!”
曹操听后,起身走到帐门口,命人往徐州方向派出斥候。随后又转身看向荀攸,问道:“公达觉得此事,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是袁术所使得离间计?想让我们和刘备火拼,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荀攸皱眉道:“主公!以吕布的性格来看。偷袭徐州并非没有可能!可关键是就连咱们如今都没得到的消息,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平舆城内的袁术,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即便袁术得知此消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仅仅凭借这样一个情报。就能谋划出这种离间计的人,必然是最顶尖的谋士才可以。可据在下所知,袁术手下,恐怕没这样的人才?”
曹操缓缓地转过头来,目光投向帐外那如水般洒下银辉的月色,微微地点了点头。紧接着,他那深沉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那么,此事是否有可能会是陈宫所为?如此一来,便可借我等之手在此处将刘备一举歼灭,从而使得吕布能够独霸徐州。如此一来,刘备便再无机会回师徐州寻吕布的晦气了。”
站在一旁的荀攸闻得此言,先是恭敬地躬下身去,然后条理清晰地回答道:“主公,陈宫此人虽具智谋,但行事时常迟缓。然而,若论及对大局的筹谋、纵横捭阖之能,却是相当出色。依在下之见,此时此刻,陈宫所精心策划之事,极有可能是设法让刘备安然返回徐州,并取代先前吕布所处之位,进而充当抵御主公您进军的坚实壁垒!故而,以陈宫之谋略与性情,他应不至于行此险招啊!”
此时的曹操背对着荀攸,双手负于身后,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思绪早已如脱缰野马一般,飞驰到了数年以前的洛阳城。那时,戏志才尚在其身旁出谋划策,那些或激昂慷慨、或深思熟虑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同时,他也忆起了戏志才曾对郭嘉所作的一番评价......
随即,曹操转身,摆摆手对荀攸说道:“不用猜了,吾以明了!此事必是张固手下郭嘉所为!张固如今的扩张方向,除了徐州。便是荆州!恐怕他是怕刘备到南阳后会谋划,与他争夺荆州吧?呵呵,想借吾之手,除去刘备而已!”
荀攸听了曹操的猜测,细细思索一番后。点头说道:“主公的猜测很有可能!在此地的,除了张固确实没人会做这样的事情!总不可能是刘备自己干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