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隐隐有责备之意。
这事原本四太太不应该插言。
但是,几位太太都表了态,她速来和五太太不睦,自然是不肯顺着五太太的话往下说:“小六啊,婶母知道你忙。但是你忙,你也要顾好长辈,照顾好谢府的内宅才是。若不然,你就算是做的太好,也会落得一个不孝的名声。这对你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谢六是定了亲的姑娘,一旦有了不孝的名声,日后又如何婆家立足?
“是啊,”五太太又说了话:“小六你啊,要把长辈说的话,听进去才是。要不然啊,谁都可以说你几句。我觉得吧,你应该是那庙里的神仙。长了三头六臂,将桩桩件件处理好了,引得众人满意才是。”
五太太的一番话,引得花厅内的众人低笑。
二太太狠狠地剜了五太太一眼,心生不满。
五太太仿若没有察觉,用帕子压了压唇角,眉梢带起了些许的凉意:“小六,你也莫要着急上火。大嫂的病,都是老毛病了,要慢慢来。这府内的诸多事情还要靠你,若是你倒下了,咱们谢氏也就完了。”
五太太终究是看不过去这些人为难一个小姑娘,忍不住地出声替六姑娘分辩了几句:
“听说这三嫂和三哥又吵起来了,不知道这次是因为外人还是因为欠债。”
“二房的姑娘们还好吧,用不用去请郎中给二房的姑娘们看看病?”
五姑娘每说一分,二太太和三太太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最后,还是二太太咬牙切齿地说了句:
“我们是来探望大嫂的,不是来听五弟妹说话的。”
二太太喝了口茶。
凉茶下了肚,才让她心中的火气散去了三分:
“五弟妹这么善解人意,怪不得能把五弟迷的晕头转向。”
“就是,”三太太也看不惯五太太,“这老五啊,就是命好。寻了个这么个能说会道的姑娘,想必这日子过的特别好吧?”
谁都知道,五爷虽然敬重自己的妻子,却从未将五太太放在眼里。
五太太出身不高,且眼界有限。若不是老太太坚持,怕是早早就将五太太休弃了。
五太太被三太太和二太太的几句话,说的面色通红,低着头,嗫嚅着不敢说话。
六姑娘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眯眯地看着怀着各种心思来探望王氏的各房太太们,好似没有看出来他们之间的紧张的气愤,不急不慢地说道:“几位婶婶莫要担心,母亲是老毛病了。几位婶婶来的不巧,此时,母亲已经吃了药,昏睡过去了。”
“那就好。”
二太太似乎是真的替王氏担忧:
“这人上了岁数,就怕有毛病。”
“不过,你母亲有你在,想必会吉人天相。”
这话说的更难听。
好在六姑娘并不在意,“是,母亲定会平安无忧。”
二太太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你娘的那个病,吃了不少的好东西,也请了不少的郎中。要我说,你不如拿了你父亲的名帖去请太医过来给大嫂过来看看。”
二太太还是觉得,长房王氏的病,迟迟不见起色,是六姑娘暗中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