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渊城的军营中,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张猛那略显粗犷却又满含纠结的面庞。他刚结束一天的巡防任务,正准备解甲休息,一名亲兵神色匆匆地走进来,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随后快步走到张猛身边,低声说道:“将军,有人送来一封密信,说是极为重要,务必亲手交到您手上。”
张猛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接过信,看到信封上那陌生的标记,犹豫了一下,还是撕开了信封。展开信纸,祈格那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祈格详细地说明了五月初九的计划,要求张猛在关键时刻接应碧蓝国的军队,放他们进入临渊城。同时,祈格再次承诺,只要计划成功,张猛将取代李霄,成为临沧国的大将军,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张猛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深知这封信的分量,一旦答应,便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主帅;可若拒绝,那摆在眼前的巨大诱惑又让他难以割舍。
他想起平日里李霄对自己的种种,虽有战功,却始终被李霄压制,心中的不甘如潮水般翻涌。再看看信中描绘的美好前景,权力、地位、财富,似乎都近在咫尺。
张猛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内心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激烈地挣扎着。他想到自己多年来在军中的拼搏,每一次出生入死,换来的却只是微薄的奖赏和李霄的冷眼。而如今,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五月初九……接应碧蓝国……”张猛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犹豫。他深知,这个决定一旦做出,便再无回头之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张猛的内心愈发煎熬。他时而握紧拳头,似乎下定决心;时而又长叹一声,满脸的纠结与痛苦。
终于,张猛停下了脚步,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走到案前,拿起笔,蘸了蘸墨,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愿按计划行事”。
写完后,他将信纸小心地折叠起来,放入信封,交给亲兵,沉声道:“务必将这封信秘密送回,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亲兵领命而去。张猛望着亲兵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未知的险途,而等待他的,究竟是飞黄腾达,还是万劫不复,他也不得而知。
同样收到来信的,还有另外一位。
此时,临渊城的军营里,夜幕如墨,将整座营地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静谧之中。唯有营帐内透出的点点微光,在黑暗中摇曳闪烁,宛如风雨中飘摇的烛火。
夏童刚结束一天的操练,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营帐。他随手解下腰间的佩剑,正准备坐下休息,这时,一名神色鬼祟的士兵匆匆走进来,左右张望了一番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压低声音说道:“夏将军,这是王丞相派人送来的,说是十万火急,只能交给您。”
夏童闻言,心中一凛,他迅速接过信,待那士兵离开后,才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借着昏暗的烛光,他看清了信上的内容,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信是王崇写来的,详细阐述了五月初九的刺杀计划。信中提到,届时将有各方势力配合行动,让他在军中找准时机,秘密刺杀李霄。还承诺,只要计划成功,他将得到无尽的荣华富贵,在新的权力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夏童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的目光在信纸上反复游移,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李霄,是他敬重的上司,多年来在战场上并肩作战,李霄的英勇和谋略让他折服。而王崇,是他的亲表哥,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如今,一边是忠诚与敬重,一边是亲情与利益,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