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他便借来了一些工具,在雪山天色较好的时候,艰难的下了山。
当他来到山脚处,自己当初等着的地方,恍惚之间有一种迷离的感觉。
但他未想太多,只是按照当日车队走过的路,开始用铲子清除掉上面的雪。
雪山的路很滑,有的地方还很陡,这也是让人掉下去的原因之一。
玄明就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决定在路上,弄出一些细小的纹路,可以帮助车队减小湿滑。
而对于那些比较陡的地方,玄明则是用借来的锤子和锥子,决定将那一些道路给尽量弄得平缓一些。
此工程堪称无比浩大。
但好在寒冬之日已经过去,暴风雪便很少再出现了,玄明也有更多的时间在道路上处理。
而那些来往的车队,则是成了玄明最好的试验工具。
他们走过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什么不好不舒服的地方,玄明会向他们询问一下,随后再次解决。
而他们同样很感激玄明,总有人慕名而来,趁着车队在此停下,帮助玄明一并修建。
不知不觉间,就连空雪寺中无事可做的和尚也前来帮忙了。
一群人声势浩大,悄无声息间,整个山路的建造也更加精致细腻。
不仅弄出了道路,还弄出了许多小台阶。
更有甚者,提出在路的中间部位建个房子,放一些储备的东西,若有人在此走过或车队遇上风雪都可以来此躲避。
此言一出,立刻受到了众人的赞赏,于是乎,修路之事,又加上了一个房子的工程。
这一干就是数年。
玄明总是这些人中干的最卖力的一个。
仿佛不知疲惫一样,众人休息,他在干,众人干,他还在干,若不是有人强制他休息,他也不想休息。
终于,这条路被修好了。
径直穿过了这几个雪山,到达了另一边。
而且找专业的师傅设计的相当精妙,若有风雪到来,一旦雪在上面堆积,也会往路两边的小沟渠滑去。
中间的道路就不会盖上太多积雪了。
有了这条路之后,再遇上恶劣天气,车队上丢失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有时一个也不会有。
玄明为了以防万一,一到下雪期间,也会在寺门口等待着,若有车队来说少人,他会义无反顾的前去营救。
经此一事,玄明也成了附近赫赫有名的大师。
附近的民众百姓以及僧人都对他无比的敬重。
谁见了也不免说句“圣僧”。
但玄明对此只是摇头,拒绝说他不够格。
但没人会把他的谦虚当真,依旧亲切地喊他圣僧。
不久之后,玄明也正式向空雪寺的弘云大师和其他长老提出了要离开了。
众人想让玄明留下,但也强求不来,只能齐齐欢送,声势浩大闻所未闻。
就这样,玄明带着众人的祝福,再次踏上了西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