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被封闭了这么多年,分销这种新词小钟根本听不明白。
林瑶:“大投入,大产出,不再局限于咱们拱桥镇跟赶集日,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我们的货每天都有得出,每天都有得卖。”
小钟还是没怎么听明白,脑子都要绕晕了。
“嫂子,这样能成吗?”
“能啊。我这人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林瑶此时的神情跟她的美貌一样自信。
小钟兴奋了,“嫂子你说,要怎么做?”
林瑶:“先帮我收了这一百斤面粉吧,下场我再告诉你具体计划。”
“好。”
跟小钟聊完,麻花摊子也收得差不多了。
林盛还问妹妹,刚刚跟小钟聊了些什么?
林瑶:“我让他过来跟我干。”
林盛皱了眉头,“没必要吧,现在三个人能忙得过来。”
一场两块钱呢,多一个人,这利润又下去了。
林盛就是想省钱,自己累一点无所谓。
林瑶:“下场我计划了一百斤面粉呢。”
这……
如果加一半的量,的确有些忙不过来了。
林瑶:“你回去跟妈商量一下,下场再叫个人过来干活,我准备再弄一个台子,到时两口锅一起炸。”
林盛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神复杂地看了妹妹好几眼,点头道:“好。”
交待完这边的事,林瑶想去找肖震,刚好在市场门口遇上他了。
“收摊了?”
林瑶得意地点头,“震哥,我还要再做一个台子。”
林瑶将增加产量的事跟他说了一下。
肖震:“行,一会我就找人给你做。”
林瑶:“对了,现在生意摊子越做越大,我还想再租个铺子,建个工作坊,为以后的分销做准备。”
租店面啊……
肖震:“成本那些算过了吗?”
“有的。”
林瑶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
刚刚她就将手里的计划表完善好了。
一个月内将周边几个镇跟县里的销路打开,两个月内建立起十人工作坊,并稳定好销路,增加至少五个新品种。两年后她要拥有一个至少五百人的副食品工厂,跟一个两层的大茶楼。
这便是林瑶目前的大方向,只要实现了,先不提全国跟市里,在他们县里当个首富不是问题。
肖震看完,笑了起来。
林瑶生气,“笑什么呢?一副不相信我的样子。”
肖震:“没有。信心满满,志向远大,很好。”
“真的?”
“嗯。找店面的事我帮你处理。”
“谢谢震哥。”
夫妻俩准备去供销社里买点东西,在门口的时候还遇上了肖军。
肖军背着大竹篓,里面装着新的被子枕头那些,手里还拎了个大网兜,盆啊,暖水瓶跟搪瓷缸那些都买了。
这是在准备新婚用的东西呢。
后天,肖军跟张秀玉就要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