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门口有一人挑着柴担歇息,看到屋里的情景,大步跑了进来喊道:
“好汉息怒!请留情,容我说句话。”
武松跳起身来,用左脚踩住妇人,同时举起双拳,警惕地看着那人。
来人头戴青纱巾,身穿白布衫,腿上系着护膝,脚穿麻鞋,腰间挂着缠袋,面容削瘦,微有胡须,看上去三十五六岁。
他对着武松抱拳作揖,恭敬地说道:
“敢问好汉尊姓大名?”
武松道: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是都头武松。”
那人惊讶道:
“莫非是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
武松答道:
“正是。”
那人听罢,赶紧跪下拜道:
“久闻大名,今日有幸得见!”
武松问道:
“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
那人回答:
“正是。我的妻子眼瞎心拙,不知怎地冒犯了都头。”
“还望看在我的薄面上,饶她一命。”
正所谓:
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
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自古以来,愤怒的拳头比不上和颜悦色的笑脸有效,从来都是以礼相待能够让奸邪之人服软。
正因为他是刚正勇敢的真男子,才能降伏凶恶顽劣的母夜叉。
武松见张青如此谨慎,赶忙松开那妇人,便问:
“看你们夫妻两个也不是普通人,可否告知姓名?”
张青让妇人穿好衣服,赶紧上前拜见武松。
武松说道:
“刚才冒犯嫂子,请勿见怪。”
那妇人说道:
“有眼不识好汉,刚才一时鲁莽,还请大哥恕罪。请到里面坐下说话。”
武松又问道:
“请问二位高姓大名?”
“又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张青答道:
“小人姓张名青,原本在这光明寺种菜。”
“有一次因争吵一些琐事,一时冲动杀了寺里的和尚,又放火将寺庙烧成白地。”
“后来没留下什么仇人,也没人追究。”
“我便留在这大树坡下拦路抢劫。”
“一日,一个老者挑着担子经过,我仗着他年老无力,上前抢夺,结果斗了二十多个回合,被那老者用担子打倒。”
“原来那老者年轻时是个劫匪,见我身手灵活,便带我回城里,教了我许多本事,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我为妻。”
“可是城里不便久住,只得重新回到这里搭建草屋,开了个卖酒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