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的父亲施老管营又悄悄挑选了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跟在后头准备接应,并暗中吩咐好了一切。
却说施恩和武松二人离开了安平寨,从孟州东门外走出。
走了三五百步,只见官道旁边,有一家酒店挑着酒旗挂在屋檐前。
抬眼望去,只见那酒店景致十分雅致:
门前迎接驿道往来,屋后通连乡村小道。
池塘边开满芙蓉金菊,酒肆外垂挂翠柳黄槐。
墙壁上画着刘伶酣饮的模样,窗前描绘着李白举杯畅饮。
陶渊明辞官归隐,好友王弘送酒至东篱;
佛印隐居山间,苏轼禅修北阁来访。
闻酒香而驻足停马,三家醉客留连;
嗅酒味而划舟靠岸,十里飘香。
怀抱琴酒来寻一醉,终日慵懒卧看斜阳。
两个挑着食担的仆人已先行一步,在此等候多时。施恩邀请武松进店坐下,仆人们已经摆好了酒菜,将酒筛上。武松说道:
“别用小杯,拿大碗来,只倒三碗!”
仆人们取出大碗,将酒倒满。武松毫不客气,一口气连喝三大碗,然后站起身来。
仆人们急忙收拾好器具,赶忙先行上路。
武松笑着说道:
“刚才这三碗酒下肚,真是畅快!咱们继续走吧。”
说罢,两人出了这家酒店。
此时正值七月暑天,炎热尚未完全退去,金风微微吹拂。两人解开衣襟散热,又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一片村野地带。
不见村庄,也不见集市,却又远远望见林中挂起了一面酒旗。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隐在林木中的乡间小酒馆。
只见:
古老的村庄傍着溪水,溪边的小酒店静静伫立。
门外杨柳成荫,池中荷花摇曳。
金风吹动酒旗轻舞,短短芦帘遮挡烈日。
架上的磁盆里,白花花的村酿满满盛着;
灶旁的瓦瓮中,刚蒸好的米酒香气四溢。
村童量酒,虽非卓文君的相如;
少妇当垆,也不是当年的卓文君。
别说三斗宿醉未醒,就算二升也能叫人微醺。
当时,施恩和武松来到这家乡村酒肆的门前,施恩停下脚步问道:
“哥哥,这是一家卖村醪的小酒馆,您要喝吗?”
武松答道:
“不管是酸的、咸的、苦的还是涩的,哪怕滑辣或者清香,只要是酒,就得喝三碗!”
“如果喝不到三碗,那我可不会走。”
于是两人走进酒馆坐下,仆人们摆上了果品和酒。
武松毫不犹豫地连喝了三碗酒,随即起身继续赶路。
仆人们赶忙收拾好器具,跟在前头走了。
两人出了这家酒馆,又走了一两里路,路上又见到一家酒店。
武松径直走进去,又喝了三碗酒后继续上路。
话不多说,他们一路走一路喝,遇到酒店便进去,每次都是三碗。
算下来,大约已经喝过十来家酒馆了。
施恩看着武松,发现他并没有显得特别醉。
武松问施恩:
“离快活林还有多远?”
施恩答道:
“已经不远了,前面远远能看见的那片林子就是。”
武松说道:
“既然快到了,你先找个地方等我,我自己去找蒋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