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1 / 2)乡根首页

可是对于庄春山来说,合同签订了,困难更大了,如同一个枷锁套在了庄春山的脖子上。资金从哪儿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向银行贷款,需要担保,庄春山一穷二白,没有财产可以抵押,银行断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创业难啊,银行口号喊得响,一到操作层面就”实际”了。任凭庄春山磨破了嘴皮子,没有人担保,没有抵押,没有关系,银行不会贷给一个穷学生,庄春山深知贫困的悲哀,也深切地感知了人情的冷暖。

还是在村支书的支持下,庄春山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按照吴河镇农业银行开发的“大学生村官+村委会+家庭”贷款模式,由吴河镇政府批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推荐,担保公司担保,最后取得了叁拾万元的贷款。这个贷款申请时间长,手续也繁杂,这种方式其实是以政府担保为基础,商业化审贷的模式,意在探索建立起一种健康长效、可持续的创业融资支持和引导机制。庄春山是受益者,也格外珍惜。

然而庄春山的贷款之路并不容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创业贷款办下来了,可是这离合同的首付款,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姐夫陈来顺慷慨解囊,把这几年开推拿院赚来的钱一股脑儿拿出来共计贰拾万元支援庄春山,他说这算投资吧。然而资金依然存在缺口,庄春山向钱广源张口借钱,可是还没等他进入主题,钱广源就叫苦不迭,这等于把庄春山的口给堵住了。老同学精于算计,不愿意帮忙,庄春山也不能怨天尤人,只有另想办法,他也再次感受到了人性。他想过邱富升,但是他不想把手中的牌打完,如果资源用尽,真到山穷水尽之时,就没有人拉自己一把,况且邱富升愿不愿意借钱给他还是未知数。多好的关系,一提到钱马上就经受不住考验,友谊变味了。

恩师刘子涵和同学申阳,是庄春山想到的另两名人选。他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投资,他以人品担保。

刘子涵拿出了八万元,他说:“春山,这是我多年积蓄的一部分,你拿去用吧,啥时有啥时还。”

庄春山:“不,这算你的投资,以后会有分红的。”

刘子涵:“国家工作人员是不能参与经营活动的。”

庄春山:“我到时付你利息。”

刘子涵:“利息倒不必了,立个字据可以,你小子创业可得当心啦,不能吊儿郎当。”

庄春山感恩万分,着点流出了眼泪。

申阳对庄春山说:“春山,你是知道的,教师是清贫职业,参加工作多年,我就攒了三万元,全部借给你,别打了水漂喽!”

庄春山使劲地点点头:“不会让你失望的,到时连本带息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