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了?”一旁那个妇人开口问道。
“那些人根本没有把东西吃下去,否则,怎么可能控制不了他们,可恶!”他一气之下差点把香案劈成两半,但是,他还是尚存着些理智的,也不至于盛怒之下酿成大错。
“这个不急。只要咱们手里还有那些人就不怕他们能跑得了。”那妇人开口安慰他道。
“你说的是啊,我怎么就忘了咱们手中还有人质呢?”他阴险的笑了笑,走下楼去。
“几位吃的还习惯吗?”他脸上依旧还是带着那种十分亲切的微笑,和善的问道。
“很好吃啊,谢谢你。”沈翼辰将手里啃了一般的鸡腿仍回到了碗里去,看着他十分真诚的说道。
“喜欢就好,贵客喜欢就是我们夫妻二人最大的荣幸了。”他继续那样笑着说道。
“我问你啊,你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徐子昂到底是和他们不一样见多实广,此时面对如此丰盛的美食,竟是硬生生的忍住了去吃的冲动。而是十分警惕的说道。
“我们这里的人,本就是十分好客的啊。更可况你们还把外面的历史告诉我们,了解了我们祖先的心结。我们自然是应该感激三位的。”他表情僵了一瞬,但是立马就换上了刚才那副笑容。
“哦,是吗?那在下就代表另外两位谢谢阁下了。”说罢起身拱手。
“何必如此客气呢,这本就是我们该做的。”他见此人没想象中那么难对付,于是十分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入夜,房间内。
“沈大蠢货!”徐子昂恨铁不成钢的喊道。
“喂,怎么么骂人呢?”沈翼辰不满的问道。
“巧了,我还真没骂人,我正在描述一个事实。”他看着沈翼辰十分鄙夷的说道。
“你……”他气结。
“你什么你,你特么忘了之前冉爷给你整理的那些关于桃花源的谜团了啊?”徐子昂问道。
“我……我当然没忘啊。”他虽然觉得说这话有些心虚,但是话都说道这个地步了他还能认错不成,只能硬着头皮去说啊。
“好,你既是忘了我便给你讲讲,让你长个记性,别到时候被人买了你还给人家数钱数的开心着呢。”徐子昂淡淡的道。
“关于刘子骥这个人。他是听说了桃花源的事情准备去找的那类人。可是他却在出发之前不明不白的就病死了。这一点也是这一篇文章里最明显的灵异点了。
关于那个捕鱼的人。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这句可以看出这个桃花林可以说是突然出现的。应该是完全没有先例的情况,渔人处于好奇的心里向那里走进去的。
关于“中无杂树”这一点。其实也十分值得深思。按理说在荒野里要是没人刻意去栽种的话出现这样一片桃花林的几率可以说是很少的,更何况还“夹岸数百步”。那么在荒野之中,不计成本人为去栽种这一片桃花林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关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一点。其实这一点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灵异点。按理说秦朝和晋时衣袍的差异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可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明明是战国时“避秦时乱”然后“不复出焉”,况且下文中所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晋时的衣着制度呢?这一切都说明,他们的衣着是完全按照来的客人所穿着的样子而变换的。
关于“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显然渔人没有做到,那么几乎可以说成是他一手导致了刘子骥的死亡。但是疑点就在于他说了之后他又去了哪里。如果说想去找的人下场都这样惨烈,那身为泄密者的他又会怎么样呢。
关于“处处志之”和后文中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就说明其实桃花源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有人说这是陶渊明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可是……如果说我们接到的信息都是真的的话,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证明其实桃花源是真的存在,又或者说起码是有办法可以到达的地方。那么这一点当时的太守一定不会没有办法,那真的是找不到吗?真的不是因为某种原因不敢找了吗?
关于陶渊明在这个故事里所扮演的角色。其实这是我们所有人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的一点。姑且等到真正清楚了的时候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