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医馆初成,广纳贤才(1 / 2)村里有个林大夫首页

在林一哲与南湘公主熬过无数个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日夜后,承载着万千百姓祈愿的皇家医馆,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盛大落成。落成当日,苍穹仿若被一双无形的纤手细细擦拭过,湛蓝的天幕上不见一丝云彩的踪迹,澄澈得近乎梦幻。温暖而明亮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每一束光线都饱含着大自然的温柔与厚爱,恰似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欢快跳跃,又似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激昂雄浑的赞歌,为这一盛事送上最诚挚、最热烈的祝福。那金色的光辉轻柔地包裹着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汗水的建筑,每一寸砖石都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使其在京城那纵横交错、熙熙攘攘的街巷中显得格外夺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希望与生机的光芒,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投来赞叹与期许的目光。

医馆的飞檐斗拱高高翘起,恰似展翅欲飞的鲲鹏,在日光的映照下,勾勒出优美而古朴的轮廓。每一处细节,无论是那微微上翘的檐角,还是那精美的雕花装饰,都透露着岁月沉淀的韵味,庄重而典雅,仿佛在静静诉说着悠悠往事。朱红的大门上镶嵌着的铜环,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熠熠的光芒,好似历史的眼眸,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开启的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门上雕刻的繁复花纹,栩栩如生,龙凤呈祥、松鹤延年,每一道线条都蕴含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对医馆的美好祈愿,寄托着人们对健康与安宁的向往。这些花纹历经工匠们无数次的精心雕琢,每一刀每一划都倾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林一哲独自伫立在医馆的庭院中,微风宛如一双温柔的手,轻柔地撩动着他的衣角,如同在温柔地安抚着他这些日子积累下来的疲惫与辛劳。他的脸上满是欣慰与感慨,那是历经风雨后见到彩虹的喜悦,也是对往昔奋斗岁月的深深追忆。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些艰难的日子,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威胁与阻碍,每一步前行都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每一次抉择都伴随着痛苦与挣扎。那些质疑的声音、恶意的破坏,都曾如乌云般笼罩在他们心头,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从未有过丝毫退缩。此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又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还有对未来责任的深深思索。他微微仰头,望向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深吸一口气,胸腔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他深知,医馆的建成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起航的船只,虽然已经扬起了风帆,但前方还有未知的风浪。

南湘公主迈着轻快而优雅的步伐,莲步轻移,身姿婀娜,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宛如春日盛开的繁花,缓缓走来。她的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轻声说道:“林太医,历经千辛万苦,咱们的医馆终于建成了。这可是京城百姓的福音啊。”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泉,叮叮咚咚,带着几分自豪与激动,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这份来之不易成果的珍视,那是她与林一哲共同努力的结晶。她想起那些与林一哲一起商讨医馆规划、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的日子,心中满是感慨,这份成就不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他们共同理想的见证。

林一哲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谦逊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和煦,恭敬地拱手道:“公主,若不是您一路坚定支持,在困境中给予我信任与帮助,在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这医馆也难以顺利建成。如今,我们终于能为京城百姓的健康出一份力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激,以及对这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信念犹如磐石,坚不可摧。他微微欠身,表达着对公主的敬意,这份敬意不仅仅是因为公主的身份,更是因为她在这段艰难历程中的付出与担当。他深知,没有公主的支持,他很难在重重困难中坚持下来,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两人正说着,医馆外已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前来应聘的年轻医者。他们三两成群,或神色紧张,额头微微沁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衣角都被揉得皱巴巴的,显示出他们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或满怀期待,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医馆大展宏图的未来,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他们在医馆门口交头接耳,小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考核,话语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担心自己不能通过考核,辜负了多年的努力,又害怕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被淘汰;也有对未来的渴望,渴望能在这所声名远扬的医馆中学习和成长,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一名真正的良医,为百姓解除病痛。庭院中,一棵古老的槐树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盛事而欢呼雀跃,又像是在为这些年轻医者加油鼓劲,送上最美好的祝愿,那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鼓励。

第一位前来考核的是一位名叫李轩的年轻医者。他身形挺拔如松,身姿矫健,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出自信的节奏。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自信,仿佛世间没有什么困难能将他打倒,那股子精气神,让人眼前一亮。走进庭院,他先是对着林一哲和南湘公主恭敬地行了一礼,动作沉稳而规范,弯腰的角度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尽显对前辈的敬重,展现出良好的教养。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者,深知医学的伟大与责任,今天终于有机会站在这所向往已久的医馆中,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林一哲微微颔首,目光温和而深邃,犹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上下打量着他,开口问道:“李轩,你可知道,作为一名医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仿佛在挖掘年轻人内心深处的答案,希望能从他的回答中看到对医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医学的真谛,他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考察李轩的医德和对医学的认知。

李轩不假思索,眼神坚定地回答道:“回禀林神医,在我看来,医者仁心最为重要。医术固然重要,但若无一颗怜悯病患、救死扶伤的心,医术再高也不过是无本之木。面对病患的痛苦,我们要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用真心去关爱他们,用耐心去倾听他们的诉求。”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言辞恳切,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发出的誓言,掷地有声。他想起自己曾经亲眼目睹的那些病患的痛苦,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深知医者的使命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给予患者关怀和希望。

林一哲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轻轻抚了抚胡须,那胡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不错,那你对疫病的治疗可有自己的见解?”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希望能从这位年轻人的回答中看到新的思路,为医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对抗疫病的道路上找到新的方法。疫病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他期待李轩能带来不一样的想法。

李轩略微思索了一下,眉头微皱,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脑海中构建着疫病治疗的蓝图,说道:“疫病传播迅猛,治疗时不仅要对症下药,更要注重预防。我认为可以从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入手,比如组织人手定期清理街道,确保垃圾及时清运,减少病菌滋生的源头;打井或修缮水利设施,为百姓提供干净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源,干净的水是健康的基础。同时配合一些预防性的药方,熬制汤药分发给百姓,增强他们的抵抗力。还可以加强疫病知识的宣传,让百姓了解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比如绘制一些通俗易懂的图画,在集市、村落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展示,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一目了然;也可以组织郎中走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讲解疫病知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医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每一个想法都经过深思熟虑,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他曾在一些偏远地区见识过疫病的危害,深知预防的重要性,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疫病问题。

林一哲和南湘公主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两人微微点头,彼此交换了一个认可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对李轩的赞赏与期待。南湘公主忍不住说道:“林太医,这孩子的想法倒是新颖,若能加入医馆,定能为医馆带来新的活力。”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李轩在医馆大展身手,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样子。她想象着李轩与其他医者一起,共同为百姓的健康努力,心中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一位神色慌张的弟子匆匆跑进来,脚步急促,带起一阵微风,连衣角都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跑到林一哲身边,微微弯下腰,在林一哲耳边低语了几句,声音急促而低沉。林一哲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那担忧如同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他深知疫病一旦爆发,将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此刻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