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驸马之荣、翰林岁月也躲不过仕途波折、乱世抉择(1 / 2)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首页

时光匆匆,张垍长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

他的才名远扬,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和小兕分手不到一百天,唐玄宗亲自赐婚,将宁亲公主许配给了张垍。

小兕经过一百日的快速伤口包扎,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张垍婚礼当日,长安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张垍身着华服,骑着高头大马,迎娶公主。

婚后,听说张垍与宁亲公主夫妻恩爱,小兕也不会有什么波澜。

在大唐盛世的辉煌岁月里,张垍凭借着卓越的才华以及驸马的身份,备受唐玄宗的赏识与恩宠。

他被特准在禁中设立内宅,得以时常侍奉在皇帝身侧,每日为皇帝撰写各类文章,成为了宫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翌日,阳光明媚,宫中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唐玄宗心情格外舒畅,兴致勃勃地在宫中大摆宴席,邀请满朝文武群臣共赴盛宴。

一时间,宫中张灯结彩,华烛高照,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张垍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身着华丽的朝服,步伐稳健地步入宴会现场。

宴会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群臣们欢声笑语,推杯换盏,气氛热烈而融洽。

酒过三巡,唐玄宗兴致愈发高涨,目光扫视全场,缓缓开口道:

“今日如此盛会,众爱卿不妨以今日之景赋诗,为这宴会添些雅趣。”

众人纷纷领命,一时间,宴会上安静下来,唯有偶尔传来的低声沉吟。

张垍听闻,微微眯起双眼,略作思索。

片刻后,他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微笑,伸手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洁白的纸张上挥毫泼墨,写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御园嘉宴绽荣光。

琼浆玉液流华盏,凤阙龙楼映瑞光。

舞袖轻扬歌盛世,衣冠济济颂兴邦。

今朝共乐升平景,千载繁华岁月长。”

又挪用了一首诗,小兕写给他的,他回忆当初小兕说有个和他同姓名的人所作:

去岁海棠花发日,曾将诗句咏芳妍。

今来花发春依旧,君已雄飞玉案前。

骤隔清尘枢要地,独攀红蕊艳阳天。

疏枝高映银台月,嫩叶低含绮阁烟。

花落花开怀胜赏,春来春去感流年。

清辞早缀巴人唱,妙翰犹缄蜀国笺。

共仰壮图方赫耳,自嗟衰鬓转皤然。

因凭莺蝶传消息,莫望蓬莱有病仙。”

诗成之后,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品读。

只见那诗辞藻华丽,用典精妙,意境深远,将宴会的盛况与大唐的繁荣描绘得淋漓尽致。众人不禁纷纷点头称赞,“张大人果然才思敏捷,此诗当真是妙啊!”

“是啊,这诗韵脚工整,意境更是非凡,我等自愧不如。” 赞扬之声此起彼伏。

唐玄宗接过诗稿,细细阅读,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连连点头,大声说道:

“好诗!好诗!张垍,你果真是才华横溢,朕甚是欢喜。”

言罢,当即命人取来许多珍玩,赏赐给张垍。张垍连忙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荣耀与自豪。

开元二十六年,张垍以太常少卿的身份进入翰林院,成为学士在翰林院,他结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

此时,李白初入长安,听闻张垍的才名与地位,便来到终南山,希望能得到他的举荐。

这日,李白来到张垍的居所,递上拜帖。

张垍看了看拜帖,心中有些犹豫。

他虽听闻李白的诗名,但对其为人并不了解。

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接见了李白。

两人交谈一番,张垍对李白的才华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深知官场复杂,举荐之事并非易事,便委婉地表示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