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局越做越大(1 / 2)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首页

麦力哥南北双方打得死去活来。

达科达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不时在茶馆聊得飞起:

“你看这上帝养的狗,咬起来真是让人害怕。”

“看来圣经对他们根本不管用,只能用来煽风点火,让他们咬得更狠。”

“咱们达科达会为什么不替天行道,收了这帮恶犬?”

“皇上说了,邻居内战是上帝送给达科达的最好福利,让我们关起门来好好搞建设,别天天在这里看热闹。”

“说得也是哦……”

在李杰的指导下,达科达政府没有闲功夫在那里吹牛逼,关起门来开始新的布局。

可达科达陆军一边推行改革,一边完成重建,组建了3支师级规模的野战部队,每个师大约有1万3千人,下辖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

步兵开始摆脱对土着人的依赖,基本上是以太平军余部为基础,先后新建了九江团、池州团、安庆团、宁波团、漳州团。林启荣、韦俊、叶芸来、黄文金、汪海洋等原本应该死在内战中的太平军悍将出任团长。

炮兵以殴洲白人移民为基础进行了扩建,先后组建了凤凰、科克、科隆、埃森、汉堡五个炮兵团。

骑兵以归顺的土着部落为基础,组建了6个预备役团,什么达科达团、卡尤斯团、夏延团、南风团、野马团、切诺基团。

体能充沛的黑人也组成了布朗步兵预备役团。

东部边境地区相继成立了北部战区和东部战区两个野战军指挥机构,分别以达科达城和镇江城为中心,负责战场环境建设。密苏河沿线铁路、电报、兵站相继投入运营,部分军营还接通了电话线。镇江船厂也造出了第一艘炮舰,米西河舰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

大约有2千多名学员从战争学院初级班毕业,走上连排级岗位,其中有近2000名太平军精锐。这些人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广西狼兵,个头不大,作风凶悍,纪律意识又强,比土着兵更适合进行大兵团作战。

达科达在龙江省和夏延自治区内的军营已经悄悄建好,能够容纳3万人同时进行军事训练,什么步炮协同,骑步协同,骑步炮协同……

军区一级开始组建直辖的重炮团、辎重团、骑兵团和野战医院。

至于达科达海军,呵呵,现在已经有了8艘排水量在8000吨以上的新型战列舰,排水量在4000吨以上的新型巡洋舰已经增加到12艘。

关键是这些主力军舰都是开平皇帝亲自推行矛盾计划的产物,清一色的钢甲舰,舰体装甲已经跃过铁壳、熟铁装甲,跃进到钢面装甲。

这个数字就是连正在进行转型建设的大阴帝国海军也垂涎三尺。

1862年夏秋,湘军头子左宗棠另立山头,成立楚军。清廷也封了左宗棠一个江浙巡抚的头衔,让他率军反攻浙江。

左宗棠打仗还真没得说,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又把浙江境内的太平军给撵得鸡飞狗跳。

达科达的船队好像提前得到消息似的,又跑到浙江和福建沿海捡福利,将穷途末路的侍王李世贤和他手下30万太平军及其家眷全给卷到了达科达,再次创造了历年移民新高。

1863年年底,大清提前平定江南的太平军,俘虏了李秀成等10多万太平军。

主掌大清朝政的恭亲王鬼子六奕为了表达和达科达合作的诚意,把这些人全部送到了达科达,顺便又找达科达要了一批军火。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鬼子六还送来了从僧格林沁老家俘虏的一万多蒙古人。

原来,为了镇压内地的叛乱,大清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从蒙古部落抽调一批又一批善于骑射的牧民,送上前线,最终引起了连锁反应——蒙古人也造反了!

对于大清来说,这些人都是麻烦,对于达科达来说,这都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甚至是人才。

达科达陆军终于利用善于骑马的蒙古人建立了一个现代化骑兵团:科尔沁骑兵团,装备的都是最先进的毛瑟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