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款步走到庄超英身边,缓缓坐下,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直视着吴建国,率先打破僵局。
“老吴,珊珊想要上一中,那就好好的供,咱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起的一个托举的作用,一点点的把孩子们送到更广阔的天地,孩子们长大了不能像咱们一样被困在这条小巷子里吧!”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宛如一阵春风,试图吹散这压抑的氛围,为吴珊珊的梦想注入一丝希望。
吴建国面露难色,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双手不停地在膝盖上揉搓着,仿佛这样便能缓解内心的纠结。
张阿妹站在一旁,听了黄玲的话,心里愈发不舒坦,她撇了撇嘴,低声嘟囔着:“珊珊成绩没有图南的好,上了高中要是没有考上大学,不还是得去浪费三年时间去上大专吗?”
她满心的不满都写在脸上,看向吴珊珊的眼神里充满了嫌弃,在她狭隘的观念里,怎么都无法想象自己要去做那个心甘情愿托举儿女的父母,只想着能少些负担,让日子安稳些就好。
庄超英察觉到气氛愈发剑拔弩张,他深知张阿妹的脾气,生怕这场争执愈演愈烈,便轻轻拉了拉黄玲的衣角,凑近她耳边,小声说道:“阿玲,咱别在这儿添乱了,先回家,这事儿让他们自个儿商量。”
黄玲扭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倔强,她甩开庄超英的手,暗暗给了他一个 “别管我” 的眼神,意思是这事她管定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庄图南,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他向前跨了一步,清了清嗓子,目光直视张阿妹,声音洪亮且坚定地反驳道:“张姨,您这话可不对。珊珊现在的成绩比我当时的要好,只要给她机会,上了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学啊。”
他边说边看向吴珊珊,眼神里满是鼓励与信任,像是在给她传递力量,让她不要气馁。
屋内,众人的目光如聚光灯般齐刷刷地落在吴建国身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苦口婆心地劝导着,言辞恳切,满是对吴珊珊未来的期许。
黄玲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吴建国的内心;庄图南的反驳有理有据,像是为吴珊珊的梦想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堡垒;吴珊珊那决绝又期盼的眼神,更是如同一把锐利的钩子,直直地勾住他的心。
吴建国坐在那里,任凭黄玲怎么说,心丝毫没有动摇。
在他心底,陈旧而狭隘的观念根深蒂固,多年来在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他只想着安稳度日。
他始终觉得,以家里的经济状况,供吴珊珊上一中实在是力不从心,而且万一考不上大学,这几年的付出和时间就全打了水漂,倒不如让她上中专,毕业就能工作,早早地为家里减轻负担,这对他来说才是最稳妥、最好的选择。
可此刻,在黄玲那如炬目光的紧紧注视下,吴建国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般。
那目光里有对他的期待,更有对他的审视,仿佛在无声地斥责他的自私与短视。他张了张嘴,想要再次说出拒绝的话,喉咙却像是被堵住了,半晌发不出一个音。
犹豫、挣扎在他眼中交织,他的双手下意识地攥紧衣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过了许久,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他耷拉着肩膀,低垂着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好,那就上一中!”
这几个字从他嘴里挤出来,全然没有一丝喜悦或坚定,反倒透着满满的无奈。
吴珊珊听到这句话,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切顺利的有些吓人。
庄图南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看向吴珊珊,眼神里满是鼓励,仿佛在说:“加油,我相信你。”
黄玲也满意地点点头,她知道,这孩子的未来总算有了一线希望。
唯有张阿妹,站在一旁,气得脸色铁青,她狠狠地瞪了吴建国一眼。但在众人面前,她又不好发作,只能咬着牙,把满心的怨愤咽回肚子里。
窗外,风声依旧呼啸,像是在为这场艰难的抉择画上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
狭小昏暗的里屋,小敏静静地躲在门后,透过门缝,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客厅里,灯光昏黄,吴珊珊直面着父母的压力,毫不退缩地为自己的梦想据理力争。
小敏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有那么一瞬间,她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佩服之情,吴珊珊的勇气如同耀眼的火焰,照亮了这压抑昏暗的空间,让小敏不禁对自己一贯的顺从产生了一丝动摇。
夜,如浓稠的墨汁一般,静悄悄的,万籁俱寂。
小敏躺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黑漆漆的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吴珊珊坚定的面容和那掷地有声的话语。她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手也不自觉地缓缓抬起。
可抬起的手却仿佛有千斤重,始终没有勇气落在吴珊珊身上,最终无力地垂落下来,砸在床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吴珊珊同样辗转难眠,听着身后小敏在床上翻来覆去发出的沙沙声响,她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有的人拉她一次就可以了,不然容易连带着自己也滚到深渊里。
两人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吴珊珊心里清楚,小敏的犹豫与挣扎她都懂,在这个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与考量。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月亮悄悄躲进了云层,仿佛不忍直视这屋内的纠结与无奈。
小敏翻了个身,将脸深深埋进枕头里,试图驱散心中的烦闷,而吴珊珊依旧紧闭双眼,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