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去外公家(2 / 2)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首页

周燕姿收拾好碗筷,想了想,还是下到一楼的档口帮忙卖东西去了。

“这就是铭洋带回来的小媳妇啊,长得真乖巧。上次他回来我还想着介绍个女娃子给他呢。”

正在买酱油的程姨是这片有名几大的媒婆之一,每年经她介绍成功的相亲男女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打王铭洋的主意好几回了,这会看见他带回来的女朋友,总算是死心了。

心里不由哀叹一声丧失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客户。

以王家现在的钱财,要是自己成为王铭洋的媒介人,那得是多大的荣耀,本县第一媒婆的名头肯定跑不了,可现在,她的希望破灭了。

程姨夸了周燕姿几句,拿上买的东西就走了。

周燕姿听不懂本地话,只是礼貌的笑着目送程姨离去。

没关系,给点时间,我多努力一下,肯定能学会铭洋的家乡话,周燕姿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河头村,王铭洋停好车下来,开始跟大家打招呼。

“十八外婆,吃午饭没有啊?”

“七外公,要下田哪?”

“铭洋,回来看外公外婆啦?”

河头村里的人就两个姓,一个姓梁,也是王铭洋外公的姓氏。

村里所有姓梁的都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人口在村里占多数。

另一家姓张,这两姓之间一直以来相处都很和谐,不像其他村子那么多鸡毛蒜皮的事,这得益于以前两家老祖宗传下来的良好家教。

外公下地摘菜去了,不在家,王铭洋把提来的保健品帮外婆放好,还不忘了嘱咐她一定要及时吃。

不再三强调的话,老人们总是想着把好东西从嘴里省下来给小辈们留着,过期作废了也不舍得扔。

王铭洋拿个小板凳坐下,拨弄炭火陪外婆聊起家长里短。

听到声响的两个表弟从隔壁的房子过来,加入了聊天的队伍。

王铭洋与这两个大表弟年纪相仿,小时候就凑一块玩了,感情那是好的不得了。

四个舅舅都是一儿一女,立字辈,几个表弟取名光宗耀祖。

大表弟梁立光和王铭洋同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现在在镇里的综治办上班,二表弟梁立宗就读农牧业大学,王铭洋记得他应该是今年研究生毕业的。

“立宗,你现在应该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吧,下学期就是实习和找工作了。”

梁立宗叹了口气:

“唉,本来是这样的,不过我一直养着做研究的那几条鱼被一宠物专业同学养的猫给吃了,搞得现在毕业论文都写不了。

还好导师通融,不用再从头开始,允许我找几条差不多大的同类鱼再做些实验拿出数据补充,不过正常时间赶不上论文提交了,估计要延迟些日子。”

“额。。。想不到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农牧大学生毕业的段子还真有。”

“这算什么,我们学校还有更奇葩的呢,就像跟我们住同一栋楼的学长。。。”

听着表弟说着他们学校里的趣事,大家都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