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偶遇古董(1 / 2)60年代饥荒年开局半斤棒子面首页

陈福生一脸懵的看着村长,卧槽这么热情的吗?不解的问道:“村长是怎么回事,我看上一个村都有人收过了啊,你们村怎么没有收”

“福生你是不是才刚刚做采购?”村长问道。“是啊,你怎么知道的”陈福生更加疑惑了。

村长笑了笑说:“其实是这样的,有些村子是有固定采购员的,采购员会定期的到村子采购,那些采购多少都是和村里的人沾亲带故的,你去的上一个其实他是有山货的但是他会说没有是为了留给他们村的采购。”看来采购这个工作还是很吃香的啊陈福生暗暗的想到。

“哦是这样的啊,还真不知道,那你们村有吗”陈福生问道。如果有又是白来了陈福生想到。

“没有,我们这个公社好多村都没有固定采购员,这次攒了好久幸亏福生你来了要不然我们都想拉到城里鸽子市卖了。”村长连忙解释道。要不是没办法村民都不会去鸽子市的因为路途远而且风险大。陈福生也看出了王村长的无奈。

“是这样啊,那这次还真的是来巧了,王村长啊,咱这村里都有啥山货嘞?”陈福生好奇的问道。

村长挠了挠头,笑着说:“同志啊,咱这山货可不少。有那晒干的木耳、蘑菇,还有些野果干,山上的野兔、山鸡也不少,俺们村民有时候也会去捉些来。”

陈福生边听边点头,就在这时,村长的妻子端着两碗水走了过来,放在桌上。陈福生不经意间瞥见了那盛水的碗,心中不禁一动。

那碗看似古朴,色泽温润,碗身上的纹路细腻而独特,隐隐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凭借着他上一辈子刷视频对古董的一些研究和见识,他觉得这碗绝非寻常之物。要是看走了眼就当买个收藏了。

陈福生不动声色地喝了口水,然后装作随意地拿起碗,仔细端详起来。村长见状,笑着说:“福生,这碗咋了?都是些老物件了,不值钱,俺们祖上传下来的,一直用着盛饭盛水。”

陈福生心中暗喜,却又不想占村长的便宜,他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村长,您可别小瞧了这碗。我看这碗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是个古董呢。我在城里见过一些类似的物件,都挺值钱的。”

村长瞪大了眼睛,显然不太相信:“啥?古董?俺们这山里的破碗能是古董?福生,你可别逗俺了。”

陈福生认真地说:“村长,我没开玩笑。这样吧,我按城里的市场价给您收购这只碗,您看咋样?”

村长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就送给你用了,还收啥钱。俺们山里人可不能这么干。”

陈福生赶忙解释:“村长,这可使不得。这碗有它的价值,如果就这么白拿了,我心里过意不去。您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当是帮我个忙,卖给我吧。”

村长犹豫了一下,见陈福生态度坚决,便说:“同志,你这人可太实诚了。那行,你说多少钱吧,俺也不懂。”

陈福生思索片刻,报出了一个8块钱的价格。村长一听,惊讶地说:“这么多钱?就这一个旧碗?这可不成,太多了。”

陈福生笑着说:“村长,这价格是公道的。这碗在城里真的值这个价,您就别推辞了。”

经过一番劝说,村长最终还是收下了钱。陈福生小心翼翼地将碗包好,放进自己的书包里。

“对了,王村长你们是等会一起收起来一起算价钱还是一个个来?”陈福生问道,毕竟不是每个村都一样团结的从刚刚的事情就看的出来,有人劝但是没人扛事,这个村算是朴实但是不是太团结还是问清楚的好,免得因为分钱不均匀就不好了。

王村长都没丝毫犹豫的笑着说:“分开一个个算的”还好陈福生问了一下。不过也理解这个年代实在是太难了。

“哦,那就行”陈福生懂了点点头说。“那这边的价格怎么算的?”陈福生又问。王村长想了想说:“山货就是3毛,肉就是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