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荒了大半年的地重新除草开荒,先翻地,把那些老根都翻出来,晒两天再一把火烧掉,因为肥料往年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准备的,只能去山里挖了些腐殖土,和烧了地以后得草木灰混合再翻一次,就可以播种了。他们这往年都是种冬小麦,今年没办法只能种春小麦,因为县衙的推广,大家也都接受了。
其他村都陆续有一两户回村安家的,上河村除了他们一家竟没一个人回来,不知是走得太远来不及还是根本不知道,或是已经没有人了。
温月也没有去打听原主的娘家,却也听说下河村回来了两户,其中并没有张家。
整个村里就他们一户人家在忙,不过也经常有人下来勘察农田和房舍,估计是为以后分地做准备。
周氏平时不下地,农忙时还是要一起做的。两个孩子也大了些,在地里帮忙做些小活。一家四口忙忙活活大半个月,终于把4亩地都种上小麦,把个温月累的不行。幸好这几个月练了武力气也大了些,否则真是要命了。这也坚定了温月一定要去县城做生意的决心,种地真的太苦了啊!
她已经想好了,就卖吃食吧。
包子馒头豆腐,这些都是力气活,太累了不做。
卖菜谱?不靠谱。
古代人不吃猪下水?其实并没有,但一般只有贱民才吃。不是味道好不好的问题,古代人嘛,大家都知道,比较重视面子和身份地位。
否定了各种想法,温月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既然地里已经种下,她就赶紧翻出晒干的灵芝,去了趟县城。
先去上次问过的福春堂,掌柜看了灵芝还挺满意,给出了30贯钱的收购价。温月有些犹豫,不知道这个价格合不合理。掌柜似乎看出她的想法,呵呵一笑:“小娘子不必纠结,可以先去其他药店询价,如果觉得我们这价格合理再回来,随时来随时收。”
温月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微微一礼,去了别家询价。果然还是福春堂给的价最高,另外有一家给25贯,有一家竟给了10贯还一副嫌弃的样子,把个温月都气笑了。
有些尴尬的回到福春堂,掌柜毫不介意的给她付了钱,整整三十贯,重得不行。温月很想要银子,但那掌柜也没提银子的事,可能并没有这个惯例,温月怕自己不了解行情也就没有再提。
收了钱,她扫了一眼药堂,想着要不要买点药备用。有个学徒正在收捡药材,她突然看到了八角,一下就眼睛一亮!
一直没想到做什么吃食,其实可以做卤味啊。街上她逛过很多了次了,可以肯定没有人卖卤味,饭店里不知道,但可能性也不大,至少她在街上从来没闻到过那么香的味道。
卤味做起来不难,也不会很辛苦,就是买肉,炖肉切肉卖就行。而且这个配料大多都是药材,她打磨成粉再用,也比较难被人学去。最重要的是,她大概记得卤味的主要材料。虽然不一定全吧,但是应该差不太多,买些回去试一下就行。
想到就做,马上问掌柜的药材是否单卖,药堂哪有有钱不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