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人都充满好奇地望着自己,慧明便微笑着开始介绍起这位妙真大师来。
“这位妙真大师啊,其修为与我的师傅相当,皆是已臻至化神期的修士。而其所修习的佛法,是《大悲心陀罗尼经》。此经乃是一部极为着名的佛门经典,其中蕴含着深邃无尽的智慧和慈悲力量。它主张以慈悲为怀,将救苦救难视为核心教义。妙真大师于这部经文的修行上可谓造诣登峰造极,因而被世人誉为灵鹫寺中的慈悲化身。”
这《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又叫做《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然后,慧明的脸上露出一丝钦佩之色,继续说道:“妙真大师还有一项令人津津乐道的非凡成就。那就是在她还处于元婴期之时,竟然凭借自身的佛法成功渡化了一位实力到达到化神后期的魔头。不仅如此,她还引领那位魔头从此弃恶从善,由魔入佛。如今,这位昔日的魔头还跟随在妙真大师身旁,兢兢业业地积攒功德,以求消除往昔所犯下的种种业力呢!”
“还有……”
慧明这一讲就讲了一个多时辰,显然他本身对于妙真大师也是极为佩服的,不然也不会和李南安陆君泽说那么多。
而李南安和陆君泽听慧明说起这妙真大师的种种经历成就,也是对这位妙真大师敬佩不已。
陆君泽这时更是兴奋的对慧明说:“慧明师兄,不知道我们能否去拜访这位妙真大师,听你说了那么多,我对妙真大师是敬佩不已啊。”
李南安这时也是望向慧明,显然也是期待无比。
对于这个要求慧明笑着说道:“没有问题,妙真大师很随和的,就是普通人她都会见的,那明天我带你们去拜访妙真大师吧!”
听到慧明的许诺李南安和陆君泽都是开心和他道了声谢。
然后三人就说起了其他话题,之后李南安和陆君泽就在慧明这处院落安顿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慧明就带着李南安和陆君泽来到了妙真大师的住所,这是一个在坊市里的小寺庙,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门口的小沙弥看到是慧明过来了,就笑着上前打招呼。
“慧明大师你来了,妙真师傅这会在做早客呢。”
然后他又好奇的看向了在慧明身旁的李南安和陆君泽。
说道:“不知这两位是?”
慧明这时笑着说道:“这是我的两位好友,听说妙真大师在这里,想来拜访一下。麻烦你和妙真大师通报一下。”
“好的慧明大师,我这就去通报。”说完他就对慧明施了个佛礼然后就往寺庙里跑去了。
这时李南安和陆君泽也打量起了这个隐藏在坊市中的小寺庙,这里规模不大,黄墙红瓦,站在门口也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和一阵若有若无的花香,耳边有着阵阵木鱼敲打声,还有那在木鱼声中的诵经声。
寺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周围的坊市环境互相呼应。寺庙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用金色的字体写着“慈悲堂”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李南安轻声说道:“这里虽然不大,又在坊市中,但确让人感觉很宁静啊。”
陆君泽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和喧闹的坊市在一起也不觉得突兀。”
就在这时,小沙弥从寺庙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微笑,说道:“妙真大师请慧明大师以及这两位施主进去。”
听到这话李南安和陆君泽对着小沙弥感谢了一番,然后就跟着进入了寺庙。
一进入寺庙李南安就看到寺庙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和绿植,这时李南安也知道为什么在寺庙外面能闻到花香了。
这些植物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再加上那弥漫着的檀香,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在寺庙的中央有着一个小型的莲花池,池水清澈见底,李南安他们走过能清楚的看到几尾红色的锦鲤在水中悠闲地游动。池子里的莲花也是盛开着,娇艳无比。池边还摆放着一些石凳,供人休息。
穿过莲花池就是寺庙的大殿,这时里面还有不少僧人在做早客,几人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去了寺庙的内院。
一来到内院李南安一眼就看到了一位端庄慈祥、美丽庄严,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的女子。
这人面容圆润,眉毛细长而弯,眼睛明亮而温和,透露出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她的鼻梁挺直,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与其他佛修不同,这位女佛修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头发梳成高髻,上面装饰着花朵,显得华丽而庄重。
身上穿着的袈裟,绣着精美的图案。袈裟随风飘动,给人以轻盈和灵动的感觉。再一看到这人李南安就知道她是妙真大师了。
“慧明,还有这两位小友过来坐吧。”妙真大师面带微笑,声音和蔼地开口招呼道。
只见李南安和陆君泽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说道:“叨扰了,妙真大师。”随后便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慧明,一同走到了妙真大师跟前,并轻轻落座。
此时,慧明热情地向妙真大师介绍起了身旁的两位友人:“妙真大师,这是我的两位好友。昨日偶然间听闻我提及您,于是今日特意前来登门拜访。这位是李南安,这位是陆君泽。”
妙真大师微微点头,目光先是落在了李南安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而后温柔地说道:“李南安,我曾听智空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真如智空所言,是一位风秀玉领般的人”
闻得此言,李南安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被智空大师提及,心中顿感受宠若惊,赶忙开口回应道:“承蒙智空大师挂念,能得到他老人家如此赞誉,实乃晚辈莫大的荣幸啊!”
过了一会儿,几个人又继续闲聊了一番,随后慧明便与妙真大师兴致勃勃地探讨起了佛法经书。只见他们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所讲述的内容精彩纷呈,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李南安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两人的对话,她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时而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但始终一言不发,生怕打扰到这场精彩的研讨。
至于陆君泽,起初他还能够集中精力倾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开始心不在焉起来。他的目光时不时游离于四周,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这一切细微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妙真大师那双敏锐的眼睛。面对陆君泽的走神,妙真大师倒也不意外,毕竟人家又不是佛修,听不进去也正常,就是一些小沙弥也不一定能耐心的听着这枯燥玄奥无比的佛法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