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苏站在陈家院子中央,打量着这座略显破败的宅子。
青葵不是很理解,这屋子格局方正,前后院通透,租出去多省事,小姐偏要弄成什么寮?
“小姐,真的要隔成那么小的鸽子笼?”
虞苏点头,“租出去能租多少钱?我算了下,如果按照我想法来,全部住满,每月至少能赚四十两。”
青葵和娄姑一脸不可置信,“四十两?!小姐,你怕不是算错了吧!这房子又不是在东城。”
东城是有钱士子和商贾云集的地方。
因为临近各大书院和科考考场,房租自然水涨船高。
连一间最普通院子,每月都要二十两。
可这西北角的屋子,每月怎么能租到四十两?
虞苏笑了笑,掂了掂手里的图纸,眸中下定决心。
做生意嘛,就得多尝试。
不试试,怎么知道哪门生意能挣钱?
最主要的是,她现在有底气,手里还握着不少资产,完全输得起。
不过,四十两这种小打小闹的利润,跟她想象中的差得太远。
挣过大钱的人,再看这种小钱,确实提不起太大兴趣。
但问题是,太挣钱的买卖,要么没门路,要么容易蹲大牢。
虞苏敛了敛笑,对身边几人道:
“将正房隔成一人间,东西厢房改成二人间,厨房和浴室统一迁到后院,打通水渠,方便排水。”
王守生带着一队工匠,闻言点头:“小姐放心,这点小事不难。只是……咱真要把屋子隔得这么小?这不显得太挤了吗?租客住得舒坦才好啊。”
虞苏嘴角一勾,“士子进京赶考,哪有心思讲究舒坦?小房间更便于他们潜心读书,房租便宜,还能多租几间,岂不更合算?”
王守生一听,还是不太相信。
他这辈子就没住过这么小的地方。
一间屋子只能放下一张床?
这是人睡的地?
但主人家心意已决,他也不好说什么。
没多久,工匠们开始动工,忙的热火朝天。
院子里热闹起来。
泥瓦匠将墙上的青砖一块块敲下,重新砌起隔墙,木匠们忙着搭建简易的床榻和书桌。
隔壁邻居们闻声而来,纷纷探头探脑,围在门口看热闹。
“哎哟,这是搞什么新花样呢?
把好好的屋子砌成这小格子,怕不是糊涂了吧!”
“就是啊,这一间小得连个转身的地儿都没有,
谁愿意花钱住这种地方?真是白瞎了钱!”
“再说了,赶考的书生有的是,能住得起院子的,哪个不讲究?
这小破屋子,估计半年都租不出去。”
“那不一定,又不是哪个读书人都家财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