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递一支烟过去,“非常感谢。这两天抓的确实有些多,马上就要吃不完了。”
“等会给你写。”
老刘的脚提提布袋,“这玩意你们也敢抓,担子不小。”
秦淦西笑道:“这是碰巧抓到的。”
拿过鱼篓看看,老刘说道:“你们抓的都是大的。鱼大,甲鱼也大,鲤鱼也大。”
转头对着门内大喊,“李小子,拿秤来;邹小子,拿网子来装鱼。”
捞鱼,称鱼。
李厨师准备秤黑鱼的时候,秦淦西拒绝了,言明这两条有一条是还昨天的那两条黄鸭叫,另一条煮个汤。
看到老刘没有反应,他照做了。
其它称重的结果:乌梢蛇三斤三两,甲鱼六斤九两,鲤鱼三十七斤六两,鲢鱼七十九斤三两。
称重完毕后,李厨师拿来一本收货单,自己签个字,然后要老刘签字。
老刘签字后撕下两联给秦淦西,“你拿这个找赵克勤就行。”
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卷烟纸,提笔写下一行字,然后递给他,“到这里去找他。”
看到繁体字,秦淦西才反应过来,这时候简化字虽然已经推出,但并没普及,要过几年后才被强制使用。
为了不产生偏差,秦淦西读了一遍,把地址和姓名确认一下。
因为布袋装了蛇,老刘甩给他五个,两个和他给那么大,剩下三个都大一号。
收拾完家伙什准备离开的时候,老刘装了六个大肉包过来,“晚上给你红烧肉,黑鱼留着明天吃。”
秦淦西递给他一支烟,“明天还会送鱼来,你们中午吃了吧。”
正准备离开,赵克勤来了,看到秦淦西在这里,惊讶地问:“小秦,这么早就送鱼来了?”
秦淦西点了点头,咧出八颗牙,“科长早,我昨晚搞到好时候。”
老刘插话道:“今天的花样多,科长去看看。”
看到有鲢鱼,还有鲤鱼,赵克勤右拳狠狠地打在左掌心,“不错,保证了花样。”
老刘拉着他走到一旁,踢踢地上的箩筐,“六斤九两甲鱼,布袋里的蛇三斤三两。”
又指着小木桶里的黑鱼,“小秦同志昨天下午借了两条黄鸭叫,今天还一条黑鱼。我感觉他吃亏了,所以给了他六个包子。”
赵克勤连连点头,“应该的,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秦淦西虽然站在外面,但注意力一直在他们两个身上,把他们的对话听个一清二楚,听到最后一句话,他不厚道地笑了。
他却是不知道,老刘也暗戳戳地在心里嘀咕赵克勤。
来到赵克勤办公室后,他给出了几种食材的价格:鲢鱼还是两毛钱一斤,甲鱼给四块五一斤,蛇给三块五一斤,鲤鱼四毛一斤。
算下来,只有七十三块五毛钱,比昨天少十多块,主要还是昨天高价值的甲鱼、黄鳝。
临走时,他拿走七十块钱、二十斤粮票、六尺布票和一斤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