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主打的还是黑市,以及黑市前的那条小河。
来到小桥处,看到黑市里已经有朦胧的人影,估计是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占个好位置。
有人来,桥附近的猎物就少一些,但还是有。
有了销路,他就没有舍小取大的想法,除了实在太小的,不然大大小小都是目标。
沿着河堤缓缓往下游走,夜色越来越深,气温越来越低,无论河里还是水田里,猎物越来越多。
走到交汇处,其重量相比昨天多了一半。
在岸上守水待鱼一会,发现游来的鱼类大幅度减少,那条黄鳝之王那里只有小黄鳝,没有大的出现,便决定回返,杀个回马枪。
回程还是有收获的,并且不差,泥蛙和大青蛙比下行的时候还要多。
他这才想起来,前世小时候有老人说,晚上出来乘凉的青蛙、泥鳅、黄鳝,通常是小的先出来,大的先离开。
这个时候,大家伙还没走。
昨晚没有收泥鳅,过去的时候也嫌泥鳅小不压秤,回转的时候黄鳝少了,必须把重量搞起来,所以也不嫌弃了,抓。
这时候田里不打农药,老百姓也基本不捕,所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密度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泥鳅短小精干太灵活,那真可以用扫帚扫。
泥鳅也是肉,具有补中益气、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的功效,做得好的话味道很不错,煎、炸、酸汤、制成干品他都喜欢吃,只是心心念念的、传说中的泥鳅钻豆腐从没吃到过。
前世上班后,他和室友听说泥鳅钻豆腐很好吃,便买了泥鳅和豆腐回来,但无论热水煮还是冷水煮,都泥鳅是泥鳅,豆腐是豆腐,从没钻进去过,后来,他们把泥鳅煮死,然后插进豆腐里再煮,结果味道还是很一般。
走到尽头,他坐到那块大石头上,把今天的收获结算了。
鳖五只重十六斤,泥蛙六十五只重五十斤,青蛙六十只重五十六斤,鳝鱼十九斤二两,草鱼一百七十斤,鲶鱼六十六斤,鲢鱼九十斤,鲤鱼五十四斤,鲫鱼三十四斤,黄刺骨十八斤,泥鳅三十八斤,功勋点新增九十三个,累计达到四百五十五个,快达到一千的一半了。
美滋滋。
接下来,他一口气处理了四头小野猪,处理完后,连皮带骨每头在六十五斤左右。
感觉有些头昏后,知道自己消耗过高,便停止处理。
看到还有陆陆续续的光亮过河,他决定再等一下,便又剥了十片棕皮,搓起棕绳来。
不得不说,主角很勤快,除了睡觉,他一刻也没停,用老黄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要是秦淦西知道有人会这么评价自己,一定会回应:“现在还很穷,系统升级压力过大,不得不勤快。”
为了美好生活,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待路上的光亮稀少时,他已经搓了三根一米长的棕绳,决定不再搓,把十片棕叶和剩下的棕收入储藏空间。
时间差不多了,该进黑市了。
走进黑市,他感到很奇怪,各种蛋和家禽都少了,一路走下来,没收到昨晚的一半。
鸡蛋十六个,鸭蛋二十二个,鹅蛋五个,才花了两块零八;三只鸡、六只鸭和一只鹅,只花了九块二毛。
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以每斤两毛二的价格收到了三十五斤大米,每斤两毛的价格收到四斤绿豆,每斤三毛的价格收到五斤黄豆。
“夏粮出来有钱了,所以卖禽蛋的少了?”
满是疑惑中,他提着这些东西走到树林无人处,把黄豆和绿豆都种了,将其它的都收入储藏空间。
黄豆是个好东西,和花生一样,不但可以果腹,还可以补充油脂和蛋白质。
折返回来继续逛,走到第二条小巷,还想买解放鞋,却发现没有。
最后来到工业制品小巷的第一个摊位前,站在微弱的火光前招招手,“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