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后,他暗戳戳地想,是否可以回去一趟,送些吃的回去。
回去一趟只要二百个功勋点,来回四百个,完全承受得起,绝对不耽误晚上的行动。
这个念头一经涌现,便怎么也压制不住,满脑子都是回家。
于是他问系统:“系统,我想回家,怎么定位我家的位置?”
系统的回应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宿主的视距22米,每次能瞬移22米,可在途中纠正偏差】
看到这条回应信息,他差点爆出一句国骂。
二十多里,即使方向完全正确,也要瞬移五百次,每次五十个功勋点,那就是两万五千个,就算一天赚一千二百个功勋点,也是现在完全负担不起的,即使能负担得起,也首先要用于系统升级,让视距增加。
这一盆冷水把他浇回现实,还是老老实实赚功勋点升级系统吧,总有一天可以瞬移回家的。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系统,如果一直升级下去,我岂不是可以看到火星上面的生物?”
系统还是那么冷酷:【宿主,请努力赚取功勋点,不要想得太远】
他很听劝,马上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
想了也没用,徒生烦恼。
待夜色完全笼罩后,他走上小悬崖,来到水田边,然后走上田埂,开始扫荡。
扫了不到一个小时,他终于验证了老家一位前辈在喝酒时的“自吹自擂”:
八十年代初,他和一个朋友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四个麻袋和两个手电,到八十里以外的湖区去抓青蛙,开始的时候,只要是青蛙就抓,无论大小,所以很快装满一个个麻袋。
装满第三个麻袋时,他们看一下时间,才抓了不到一个半小时。
那朋友说失策了,不能抓小的,应该只抓那些一只手抓不下的。
当时的青蛙价格分三档,二两以下,二两到半斤和半斤以上,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五倍。
一只手抓不到的,那就是不低于四两的。
那前辈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一咬牙,他们解开一个麻袋的口子,把那一麻袋青蛙全部放生。
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他们把剩下两个麻袋装满,都是一只手抓不下的。
几天后他们才知道,因为一麻袋的青蛙太多,放生青蛙时,那丘田的晚稻秧苗被全部踩断,人家第二天报了警。
他现在就是这样,水田的东西太多了,青蛙、泥蛙、黄鳝、泥鳅不说摩肩接踵,但也比比皆是,肉眼可见储藏空间内这些东西增多。
不但这些抓了大量,蛇也抓了不少。
快接近城区时,月光逐渐明亮,他估计时间不早了,这才作罢。
清点一下收获,顺手收的乌梢蛇、菜花蛇各有二十多条,金环蛇、五步蛇、赤链蛇各五六条。
这些东西在他必经的田埂上,他的前行速度很快,空间勾又很忙,忙到没有时间把它们挪走,只能把它们收了。
抓了青蛙387公斤,泥蛙322公斤,黄鳝467公斤,泥鳅376公斤,总重达到1552公斤。
这次新增功勋点1300个,总数达到2990.5个。
“我勒个擦,还是田里的收获大啊,三千一百多斤的功勋点是五千五百多斤鱼虾的两倍。河里的鱼虾经常有,蛙类要冬眠,黄鳝和泥鳅天冷也不出来,必须趁这段时间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