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后,荆州之地,刘备借东吴之力暂得栖身。东吴念及抗曹联盟之情,且刘备以“暂借”为由,允其屯兵荆州。然刘备得寸进尺,据荆州而不还。
东吴多次遣使索要荆州,刘备皆以各种借口推诿。先是以“取益州后归还”为托词,待益州到手,又拒不履约。其言而无信,背信弃义之举,令天下人不齿。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刘备暗中支持关羽北伐,却不给予足够的后援。关羽孤军深入,虽一时威震华夏,但终因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备坐视关羽生死不顾,致使关羽父子遇害,荆州落入东吴之手。此乃刘备为一己私利,牺牲盟友与部将之铁证,其“义”何在?
汉中僭越,野心昭彰
占据益州后,刘备野心膨胀,欲与朕分庭抗礼。汉中一战,刘备倾益州之力,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地。虽最终得手,然益州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战后,刘备不顾天下未定,百姓困苦,竟自封“汉中王”,公然僭越。其所用礼仪、规制,几与朕无异,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刘备此举,意在向天下表明其称帝之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兴师问罪,天讨逆贼
朕承祖宗鸿业,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刘备如此悖逆不道,朕岂容其肆意妄为?光兴十年,朕亲率大军,水陆并进,直捣刘备巢穴。
朕之大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而刘备军则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在朕军强大攻势下,刘备军节节败退。
荆州之战,朕军势如破竹,迅速收复失地。刘备妄图负隅顽抗,却无力回天。益州之役,朕军深入腹地,刘备众叛亲离,最终束手就擒。
元凶授首,天下咸服
今刘备已伏法,其首级高悬于洛阳城门,以儆效尤。其党羽或诛或贬,皆得到应有的惩处。朕念及益州、荆州百姓久受战乱之苦,特下旨减免赋税,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朕今昭告天下,刘备假仁义之名,行不仁不义之事,上欺祖宗,下害百姓,实不配为大汉宗亲。朕以天子之尊,行天讨之权,讨平逆贼,乃为祖宗雪耻,为百姓除害。
望天下臣民,以刘备为鉴,明辨忠奸,恪守臣节。朕当励精图治,与天下臣民共兴汉室,重建太平盛世。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