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反思(1 / 2)万界转生模拟,我无敌首页

回到洛阳后,皇宫内外一片压抑沉闷的气氛。往日的威严与热闹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的沮丧与失落。朕独自坐在御书房中,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色,赤壁之战那惨烈的场景如噩梦般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大火肆虐的江面、惨叫连连的士兵、狼狈奔逃的狼狈景象,每一幕都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朕的心。

朕深知,此次战败,责任全在朕一人。朕辜负了将士们的信任,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更让大汉的复兴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为了彻底剖析此次战败的原因,朕下令召集朝中所有重臣,齐聚御书房,共同分析赤壁之战失败的缘由。

待众人到齐,朕缓缓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诸卿,此次赤壁之战,我军大败而归,朕痛心疾首。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一同彻查战败原因,朕希望诸卿能直言不讳,切莫有所隐瞒。”

丞相荀彧率先出列,躬身说道:“陛下,此次战败,首要原因在于我军对水战的生疏。北方将士自幼生长于陆地,不习,水性而江东水军长期在江河湖泊中操练,熟悉水战环境与战术。我军仓促组建水军,虽人数众多,但实战能力远不及江东。在赤壁江面,战船一旦遭遇火攻,士兵们惊慌失措,无法有效应对导致,战局迅速恶化。”

朕微微点头,荀彧所言属实。朕一心急于统一天下,忽视了水战与陆战的巨大差异,盲目自信地认为凭借兵力优势就能轻易取胜,却未曾料到水战的复杂性。

郭嘉接着说道:“陛下,情报失误也是关键因素。蒋干自恃与周瑜有旧交,贸然前往江东营帐,不仅未能劝降周瑜,反而中了对方的反间计,致使蔡瑁、张允两位熟悉水战的将领被斩。这无疑是自断我军水战臂膀,让江东水军少了劲敌,而我军水军却失去了关键的指挥人才,战斗力大打折扣。”

朕心中一阵懊悔,蒋干此举实在是糊涂至极。朕当时也过于轻信他带回的情报,未做仔细甄别,便草率行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贾诩

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从层面看战略,我军过于轻敌。自统一北方后,陛下及我等皆有些骄傲自满,低估了江东孙权与周瑜等人的实力与决心。以为凭借百万雄师,便可轻易踏平江东,对江东的防御和抵抗意志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才导致在战略部署上出现诸多漏洞。”

朕长叹一声,贾诩所言切中要害。朕自恃兵强马壮,又接连取得胜利,渐渐滋生了骄傲情绪,对江东的防备之心不足。这种轻敌心态,让朕在决策时不够谨慎,忽视了许多潜在的危险。

陈群也进谏道:“陛下,后勤补给方面也存在问题。此次出征,路途遥远,又要跨越长江天险,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在战争过程中,粮草运输不及时,导致部分士兵饥寒交迫,战斗力下降。而且,战船的维修与保养也未能跟上,在关键时刻出现故障,影响了作战。”

朕沉思良久,后勤补给确实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朕在筹备战事时,虽有考虑,但并未做到万无一失,导致在关键时刻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战局。

武将典韦一脸愧疚地说道:“陛下,末将等在战场上指挥不力,致使军队混乱。面对江东的火攻与突袭,未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导致士兵们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末将愿承担责任。”

朕看着典韦,说道:“将军不必自责,这并非你一人之过。朕作为统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朕静静地听着,心中犹如翻江倒海。此次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朕决策的失误,有情报的不准确,有对水战的不熟悉,也有后勤补给和战场指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