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闻言,沉吟片刻,道:“你且暂回闺房,等候消息。我自会派人查明真相,绝不让任何人冤枉于你。”
余沁怡闻言,心中稍安,忙谢过皇后,转身离去。回到闺房后,她虽知等待最是煎熬,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静坐窗前,望着窗外发呆。
且说那鬼魅,自助余沁怡逃出大牢后,便一直暗中相随。见余沁怡回到闺房,它便化作一缕青烟,飘入房中。
余沁怡见那鬼魅出现,并未惊慌,反而道:“多谢恩公相助,妾身感激不尽。”
鬼魅道:“你且莫谢我,我助你脱困,乃是有事相求。你需记得,你曾答应我,要为我查明真相,昭雪冤屈。”
余沁怡道:“妾身自然记得。只是这宫中错综复杂,妾身一介弱女子,又如何能查明真相?”
鬼魅道:“你莫要小瞧了自己。你心地善良,又才情出众,定能找到线索。且我亦会暗中相助于你。”
余沁怡闻言,心中稍感安慰,道:“那妾身便尽力而为。”
言罢,二人皆陷入沉默。余沁怡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找到那幕后黑手。鬼魅则在一旁,目光闪烁,似在回忆往昔。
忽闻门外传来脚步声,余沁怡忙起身查看。却见一宫女急匆匆而来,道:“余小姐,长孙皇后有请。”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动,忙随那宫女来到长孙皇后的寝宫。长孙皇后见余沁怡到来,微微一笑,道:“余小姐,我已查明真相,你果然是被冤枉的。”
余沁怡闻言,心中大喜,忙跪倒在地,道:“多谢娘娘查明真相,还妾身清白。”
长孙皇后道:“你且莫谢我,我助你查明真相,亦是有事相求。”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惊,道:“娘娘有何事相求?妾身定当竭尽全力。”
长孙皇后道:“我闻你才情出众,又心地善良,故想请你留在宫中,做我儿李治的伴读。”
余沁怡闻言,心中更惊,道:“妾身只是一介仕女,何德何能,能做太子伴读?”
长孙皇后道:“你莫要推辞,我观你品行才情,皆属上乘,定能胜任此职。”
余沁怡见长孙皇后言辞恳切,不便再推辞,只得道:“那妾身便恭敬不如从命。”
长孙皇后闻言,大喜,道:“好,你且下去准备,明日便来太子东宫吧。”
余沁怡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思量:这长孙皇后究竟有何用意?为何要留我在宫中做太子伴读?
且说余沁怡来到太子东宫,见那太子李治,生得眉清目秀,气质非凡,心中不由暗赞。李治见余沁怡到来,亦十分欢喜,道:“余小姐,日后你便是我伴读了,还望你能多多指教。”
余沁怡忙道:“太子言重了,妾身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
李治笑道:“余小姐莫要谦虚,我闻你才情出众,定能助我学业有成。”
自此,余沁怡便留在东宫,做了太子伴读。她每日教李治读书识字,亦时常陪他下棋品茗,谈古论今。二人相处日久,情谊渐深。
然而,这宫中却并非净土。余沁怡虽已查明真相,洗清冤屈,但那幕后黑手却并未现身。她心中明白,这宫中定有阴谋,只是不知那黑手究竟是谁。
一日夜晚,余沁怡在东宫书房中,正欲秉烛夜读,忽闻窗外传来异响。她忙起身查看,却见一黑影在窗外徘徊。她心中一惊,忙喝道:“何方妖孽,胆敢在此装神弄鬼?”
那黑影闻言,飘入房中,化作一白衣女子,生得貌美如花,却面色惨白,眼中满是怨毒。她望着余沁怡,冷笑道:“余沁怡,你竟敢夺我心头所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余沁怡闻言,心中更惊,道:“你究竟是谁?为何要置我于死地?”
那白衣女子道:“我乃皇后之妹,李婉儿。我因嫉妒你才情出众,又深得太子宠爱,故设计陷害你,将你关入大牢。没想到你竟能逃出大牢,还查明真相,洗清冤屈。我今日定要杀了你,以绝后患。”
言罢,那白衣女子便化作一道白光,向余沁怡扑来。余沁怡忙躲闪开来,与那白衣女子斗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