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少主逐渐成长起来,大秦的野心也愈发显而易见。
尤其是之前,秦国趁赵国出兵攻燕之际,以救助燕国为名派出将领王翦等率兵夹击赵国,并趁势攻取了韩国的阏与、赵国的轑阳,以及魏国邺县与安阳等邑,占据了漳水流域。
为此,地府的这几国君王都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尤其是对吕不韦!!
没办法秦政那小子又不在。
吕不韦有苦说不出。
范雎也算是和吕不韦熟悉一些,他们二人在生前就有过不少的交集。
不走心的安慰:“国家的领土都算是流动资产,就算不顺眼也不会多说什么的,毕竟谁还没有攻城掠地过?”
吕不韦?
吕不韦更伤心了。
吕不韦不同于嫪毐,他把自己毕生的事业都寄于大秦,要说真的不把君主放在眼里那是假的。
真正的做过最过分的事也就是不愿意让秦王未及冠之前执政而已。
其他的事虽然有一定的私心,可总体上来说都是为了大秦好。
“啪——”一声打断了吕不韦的思绪。
白起若有所思,一拍大腿。
“那不就是那个谁谁谁吗?”
张仪看白起指着的是大殿上一名年岁不小的将军,还有些疑惑:“谁?”
白起:“我领军那会儿他就是在我手下,天赋不错。”
“好像叫——”
【“王翦将军,对韩之事不可懈怠。”
二十六岁的秦王政认真嘱咐。
哪怕是韩王安已经把韩非送过来了。
“王翦得令。”】
“对!就叫王翦!!”
“韩非是谁?”
两道声音交织起来。
后面那一句的主人是一个清瘦士人。
嬴子楚疑惑。不常见啊!
商鞅抱臂,声音有不正常的沙哑:“我叫来的,韩国不是出了个法家大家吗?”
韩相申不害——韩非毕生追求目标。
同为法家代表人物,哪怕是生前隶属不同国家,商鞅和申不害也有不少共同话题。
自从申不害得知自己真的身死政消之后就不爱出门,也就商鞅能把人扒拉出来。
怎么说呢?
人不能对比,一对比下来就会发现秦王对自己居然还不错??
偶尔这个思想冒出来的时候商鞅都是一个机灵。
不能想不能想!
申不害温和的附和友人,只是很快就被韩非的《孤愤》所吸引目光。
“明法术而逆主上者,不戮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朋党比周以弊主,言曲以使私者,必信于重人矣……”
“妙,妙啊……”
旋即申不害温和道:“等会儿这孩子过来了,吾要与他促膝长谈!”
额……
韩非会早死这件事,你这么肯定?!
申不害:直觉罢了。
果然,很快韩非就和他们一起排排坐了。
嬴稷看热闹不嫌事大:“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