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住地摇头。
男知青王斌站起来说:“支书别小看人!就像何燕说的,我们不是资产阶级的大小姐!”
“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目的,就是要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也是向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学习劳动经验和生活技能!”
“所以不用给我们特殊照顾,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我们能行!”
张会计心想:“华而不实,满嘴文章!有本事干上活儿了再说这话,咱们到地里见真张!”
可脸上却带着欣赏的笑容,还带头儿鼓起了掌。
支书摆摆手说道:“叔儿信你们!年轻人就应该有这点志气!”
“是这……张会计,你去通知妇女主任,让她带几个人赶紧把大队部西屋收拾出来,让这两个闺女住。”
“王……斌是吧?你上叔儿家去住,正好和我儿子做个伴儿。”
“你们年轻人能尿到一个壶里,没事儿教教他文化,你们看行不?”
三个人点头答应。
王斌还说这样最好,和支书住在一起,能让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成长!
张会计没心思听这小子吹牛逼,快步出屋去找妇女主任。
他不能再看她了,再看真得出人命!
大队部西屋是个小库房,有十二、三平方大小。
原来堆着一些旧桌椅、旧报纸等杂物。
本就打算腾出来给知青们住,只是没想到原来只说来两个,不知为啥又多来了一个人。
西屋从没住过人,所以半个多月前就拾掇了一次。
地面有残缺的地方,就用石头重新铺了一下。
墙上用石灰刷的白白净净,房顶也用旧报纸糊了顶棚。
在屋子最里边盘了一个炕,中间东西两面墙各放上一个旧桌子,比大多数农户家里还要干净立整!
这会儿只是简单打扫打扫卫生,帮两个女知青归置归置东西。
男知青王斌让支书领他家住了。
支书家在村东,离大队部没几步路。
支书家老大早年入伍当兵,到现在都快三年了。
说是在海南,可能太远了,一次也没回来过!
老二是闺女,已经出嫁。老三小儿子,前年参加高考,可惜没答上几分儿!
回来被支书臭骂一顿,说你都二十了连题都看不懂,还做梦想上大学?
白瞎了那么多墨水!没事儿别出来在街里晃荡,说给他丢人!
自己儿子骂归骂,可还是得给他找个好前程。
支书知道小兔崽子虽然学习不好,但脑子灵会来事儿,在家种地多少有点儿埋没了他。
想了好几天有了主意,先让他在村儿里小学当个辅导员吧。
别看是临时的没有编制,但支书有他的考虑。
辅导员能陪着校长经常去公社开会,见领导的机会也多!
自己快退了,下届支书组织怎么任命,他虽然做不了主,但这么多年的革命友情,还能说上几句话!
先让小兔崽子多露露脸儿,凭着支书对这个儿子为人处世能力的了解,上边肯定会记住他。
起码有个不错的印象!到时候……想到这儿,支书老奸巨猾地笑了。
这个男知青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又是北京首都来的。
不管以后有没有用,不能得罪!
不仅不能得罪,最好还得把人家供起来,万一以后能用得上呢!
所以把这个王斌带回自己家住了。
就算以后用不上,就当交个朋友!
北京人怎么也比一般城里人有见识!没事儿和自己小儿子聊聊天也是好的嘛。